从建国初的6大军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到1955年的12大军区(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成都、昆明、兰州、新疆、内蒙、西藏),再到1985年的七大军区,在共和国历史上,军区划分已经历经三次改革,走过67年,其间经历了整编、番号调整、地域调整等多重任务。
而从七大军区到五大战区,变化的不仅有区域。
这一点,从新的臂章上就可以看出。以往的七大军区臂章,在XX军区之下,图案是交叉的钢枪;而新的战区臂章,图案中则混合了钢枪(陆军)、飞翅(空军)、铁锚(海军)、导弹(火箭军)、指挥刀(原总部元素)等。
原军区臂章
新战区臂章来源:央视新闻
换句话说,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如国防部发言人所言,战区将是“本战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可以根据中央军委赋予的指挥权责,对“所有担负战区作战任务的部队实施统一指挥和控制”。
这已经体现了战区和军区的本质性差别。
在以往,七大军区司令均由陆军将领出任,且军区内的军种合同作战指挥、所属部队的军事、政治、行政、后勤,乃至民兵、兵役、动员、战场建设等工作均由军区负责;
改革后,战区并不直接领导管理部队,而是成立相应的战区军种机关(如战区陆军机关等);战时军队动员、省军区管理的工作分给了军委国防动员部负责,军种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军队建设等则交给5大军种领导机构负责,以往军区的“大陆军”色彩进一步淡化。
简单来说就是,任务垂直细化,各司其职,明确分工,联合指挥,精简高效。
七变五,调整的当然也有区域。根据腾讯军事的分析,战区数量的减少、地理区域的扩大、地域概念的淡化,是因为“现代化战争大宽度、大纵深、高强度的特点,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爆发可能要动员全国半数地区的部队以及后备力量”,因此需要根据未来战争可能发生的方向来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