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7月,《战士报》在江西中央苏区创刊,先后得到了毛泽东、聂荣臻、李卓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自指导。罗荣桓曾夸赞《战士报》“一个铅字比一颗子弹还重要”!
86载渊源太深太深,深得没法用键盘诉说感恩的心声;86载情愫太浓太浓,浓得只留下一抹战士的本色——
战士的本色是忠诚。这场改革犹如一场战争,没有敌人,却有对手,对手就是自己;没有战火,却需浴火,浴火才能重生;没有流血,却需牺牲,牺牲各种利益。《战士报》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实现党的目标为己任,党发出什么声音,《战士报》就传递什么声音;军队建设需要哪方面的引导,《战士报》就刊发哪方面的报道。
战士的本色是担当。多年来,一如这个报名,我们来自战士,服务战士,根植战士。
战士的本色是服从。《战士报》曾数次转隶,一度停刊,记者南征北战东调西走更是常有之事,从来都是坚决服从,“打起背包就出发”。
新的号角已然吹响,新的征程已然铺展,让我们重整行装,阔步向前——
我们是永远的战士!
战旗报
1947年4月28日创刊,69年历史,累计出版9741期。前身《人民战士》报诞生在太行山下,刘伯承亲自题写报名,邓小平题词。1990年1月1日实行激光电子照排,在军区军兵种报纸中率先跨入印刷革命新纪元。
“曲终人未散,作为战旗报人,我们仍然是党的军事新闻工作者,仍然肩负着为强军兴军鼓与呼的职责使命。”
岁月环复,星移斗转,不经意间,《战旗报》走过了69个春秋。
69年辉煌历程,宛如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专栏、每一块版面、每一幅照片都是一朵浪花,折射着夜夜灯火荧荧,记录着一代代战旗报人,为军区部队建设发展改革的经验成就加油鼓劲、助威呐喊的热血情怀。
69载光辉岁月,宛如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军区部队前进的历史、发展的轨迹;每一段旋律,都谱写着军区广大官兵精武强军的场景、敢打必胜的足迹。
《战旗报》虽然结束使命,但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步伐正在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翘首可期,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激情满怀,信心百倍,投身到强国强军的伟大实践和壮丽事业中去,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无愧于《战旗报》辉煌历史的崭新业绩!
火红的战旗永远在我们心中高高飘扬!
为军区报献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