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递嬗,斗转星移。伴随着我军历史性改革的大潮,作为军区党委机关报的《前进报》演奏完最后一部“乐章”,完成使命任务,将与沈阳军区一道走入历史。值此,编辑部全体人员向读者道一声再见!
回望历史,这是一幅扫描并书写驻守东北地区军旅67载的炫美画卷,真实铭刻和展现了军区部队的战斗历程、改革和建设成就以及广大指战员的神采风貌。
这又是一部特别厚重的纪实记事的史册,忠实记载了东北军区、沈阳军区那一段历史。
离别在即,述不尽的是一片挚意深情。回眸67载只是弹指一挥间,只是历史长河中泛起的几朵浪花,但她的艰辛、她的创造、她的梦想和她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闪光的一页。
强军巨阵待排开。本报编辑部全体同志誓做改革的坚定践行者,无怨无悔、积极前行,无愧于《前进报》的历史、无愧于广大官兵的期望。
战友报
1937年12月11日创刊,79年历史,累计出版9241期。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我党我军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一张报纸。太行山区、冀中平原、长城内外,都留下了这份战地报纸的足迹。
“奋楫者先,改革者强。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样,一张报纸有一张报纸的使命。”
文旗随战鼓,翰墨写忠诚。伴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铿锵步伐,《战友报》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就要与大家说再见了。
79年前的太行山上,根据聂荣臻司令员的指示正式创办《抗敌报》。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报社把编辑、印刷的设备材料装在八匹骡马上,被称为“八大骡子”编辑部。从晋察冀军区的《抗敌报》《抗敌三日刊》《子弟兵》,到华北军区的《华北解放军》,再到北京军区的《战友报》,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这张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战地快报,伴随着人民军队的强军步伐发展,以鲜明的办报特色书写着我军新闻史上的华彩篇章。
奋楫者先,改革者强。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样,一张报纸有一张报纸的使命。承载着79年的光荣与梦想,战友报结束了北京军区党委机关报的光荣历史,而战友报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继续为军事新闻事业作出新的贡献,为改革强军作出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