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让农民的种粮收入有了保障。农民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自己进入期货市场对冲风险难度很大,通过“保险+期货”的方式实现对收入的保证是比较理想的方法。考察团在走访集贤县农委时,黑龙江臻美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恋与随团的华信期货玉米研究员王彬进行了交流,双方表示有意就“保险+期货”的商业保险模式进行合作。
在交流中王彬表示,目前“保险+期货”的方式主要还是由交易所与政府补贴的方式为主,要想真正推广必须进行商业化的探索。近期华信期货与中国人保联合在内蒙古自治区推出的农产品收入保险,便是“保险+期货”商业化方式的一个探索。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主要针对农产品价格风险的对冲,而在产量上缺乏有效的对冲手段,与保险相结合,使得农民可以最终得到产量与价格综合考虑的收入保证。交流期间王彬与刘恋就商业型农产品收入险的价格进行了深入交流,因为今年产区的产量与开秤价已基本确定,希望通过进一步沟通在明年达成合作。
点价交易、卖出套保已成为贸易商必备的经营方式。林向东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山林粮贸从农民处收玉米,如果农民认为当时的市场价格过低可以选择之后点价成交,将风险转移给贸易商进行管理。此时贸易商如果在期货市场建立一定的多头头寸买入套保,因为玉米期现货的高度拟合性,则可以规避价格波动造成的收粮成本增加。与此同时,公司还会对持有的库存做卖出套保。林向东介绍,从临储拍来的粮,放在仓库里同样面临贬值的风险,目前山林粮贸有20万吨库存,大约做了10万吨的卖出套保。
此外,越来越多的贸易商对期、现货市场用等同的地位来看待,利用期现结合的思路进行操作。考察团在走访黑龙江吉庆豆业的时候,其贸易部门负责人张经理向记者介绍,公司借助在产地多年经营的优势,采用一边在产地收粮一边在期货市场卖出套保的策略,如果最终期货市场价格合适便选择进行交割。今年便在豆一1705合约上成功交割,扣除仓储、运输成本及升贴水,每吨仍有几十元的盈利。
综合型企业更看重期货市场的定价权与产业链的整合能力,以及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对全产业链的支持。黄先生介绍,宝华粮贸准备在3个村试验新型的订单农业。公司依托其贸易端完整的物流体系,联合种子、农药、化肥等企业,为农民提供从播种到收粮的全流程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链的整合能力。但粮食价格,依然是推广产业链服务的关键问题。黄先生正在积极筹建自己的期货团队,在为农民提供的综合服务中加入粮食价格保底的选项。
而对于象屿金谷这样覆盖整个产业链的综合性企业,期货工具早已成为生产经营的标配。除了对玉米进行套保外,产业链下游生产的淀粉,乃至发电厂用的动力煤同样要进行期货操作。车立军表示,贸易部门正在积极尝试建立期现结合的贸易方式,把期货操作上升到整个集团经营的层面,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