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了银行信息不对称和风控难题,用更为有效的方法找到了互联网银行风控的完美途径。”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表示。
2016年7月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银行运用大数据可以更精确地评价客户信用,提升风险决策实时性。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内控规则嵌入交易流程,更迅速地识别操作风险,预防、发现并及时阻断银行内外部的欺诈行为。
“招行正积极利用Fintech技术来制造风险管理的武器。”招商银行副行长刘建军近期在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招商银行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围绕“数据+模型+算法”进行大数据风控。
例如,在申请流程中,“闪电贷”的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有效防止伪冒欺诈,招商银行还通过大数据应用来强化欺诈风险模型的准确性。刘建军表示,运用新技术,招行也会对资金流向进行监测,防止放款后客户将贷款资金用于民间借贷。
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举例称,在贷款方面,风控需要识别是否是真实用户、是否为真实还款意愿、是否有真实还款能力等。在把贷款业务与平安集团投资理财的各项业务条线打通以后,平安银行通过对脱敏后的客户的资产情况、交易记录、消费情况、社交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提高了风控的审批效率和水平。
蔡新发表示,借助金融科技对风控体系的强化作用,平安银行今年上半年零售贷款不良增额、不良率实现“双降”。
“天使”还是“魔鬼”?金融科技风控还需防范新风险
而一片叫好声之外,金融科技的“双刃剑”属性也引起部分银行重视。这种“双刃剑”属性主要体现在,金融科技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银行风控能力的同时,其本身也极易引发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