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金融办的监管不仅常常走在全国前列,同时也在不断积极探索智能监管——早在2016年互金监管初始之时,市金融办便率先立项开发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
其中,为有效监测预警新金融业态风险,“深圳市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共建立了7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深圳市20余万家新金融企业的非法集资风险,及时预警高危企业,辅助监管决策;“舆情信息采集平台”、“线下数据采集平台”、“非法集资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举报线索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5大数据系统,则能够有机融合线上、线下、跨部门数据,全方位实时监测企业的行为、状态等信息;“非法集资建模系统”根据P2P、股权私募、电子商务等业务特征分别建设预警模型,实现精准预警。7大系统以监测预警为抓手,相辅相成,实现深圳市独具特色的大数据监测预警机制。
为了达到精准预警,该预警平台还逐步对接反映企业行为特征、状态特征的一切数据资源。据了解,目前平台每日实时采集互联网公开信息,对接深圳市行政资源信息、公安信息、银行信息、金融办监管系统信息等数据,每日数据更新量达5000万条。
深圳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多渠道融合海量监管数据,创造性地建设了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大大促进了监测预警准确性的提升,为新金融企业的潜在非集风险分析、信用风险分析、流动性风险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由于互联网不分地域、快速传播、涉众面广等特性,互联网金融监管相比传统行业监管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发现难、研判难、决策难、控制难、处置难。单靠人防的传统监管模式已无法应对当前严峻形势,亟待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以预警和监测。为此,市金融办又率先建设了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填报、大数据采集等多种手段,建立地方金融信息资源库,帮助监管部门全面掌握深圳市新兴金融行业情况,为非现场监管和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持,预计今年年底上线试运行。
不仅如此,市金融办还在全国率先制定P2P网贷(14张基础报表)、小额贷款(12张基础报表)、交易场所(17张基础报表)等新兴金融行业监管报表体系,通过设计基础指标、衍生指标、预警指标等,构建风险评估模型,配套制定填报说明,规范数据报送内容,优化数据报送流程,实现“实时监控、智能搜索、动态预警、辅助决策”的监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