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方面,长城人寿最新公开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二季度末,公司的净利润为负3.00亿元,与上一季度末相比,亏损的绝对值增加了1127.56万元,亏损幅度小幅扩大。
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角度来看,长城人寿在这组指标方面也不够乐观。今年二季度,长城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1.09%,与上一季度相比微幅下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人身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达到229%。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增资是改善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办法之一,长城人寿也正酝酿此举。今年7月,长城人寿就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了增资50亿元的方案。据悉,原有股东华融投资等8家公司将参与认购,并新增宁波华山丰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为股东,持股比例为4.75%。
不过,这一增资方案暂时还未获得保监会批复,如果增资扩股最终得以实现,长城人寿的注册资本将变更为78.14亿元。
近期4家险企换董事长
事实上,长城人寿也并非近期唯一迎来新掌门人的公司,近期,还有君康人寿、渤海财险和汇友建工相互保险三家公司更换了董事长。
从近期这四家保险机构新任董事长的履历来看,新鲜血液大多来自于股东方面的人事安排。例如此番走马上任渤海财险董事长的许宁就来自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天津市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股东变化是保险公司高管团队产生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股东一旦变化,代表股东一方利益的高管进行调整是正常的。”
另外,据郝演苏介绍,去年以来,一批刚刚拿到牌照的新保险公司陆续开业,他们需要到市场上寻找一些能够率领团队的人,这也是保险行业高管人员出现变化的又一个原因。
郝演苏指出,与往年相比,今年保险公司在股东及股权方面的变更相对频繁,也导致了高管层面更多的人事变动。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任职保险行业的高管需要参加监管部门的考试,如果对保险完全不了解,想通过考试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股东在安排人事时,也有相关的考虑。“在中国的保险公司中,并不一定是大股东的人来当董事长,如果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差距不是太大,会有一定的内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