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一模式却逐步失效,去年监管开始打击虚拟现实、游戏、互联网金融、影视4个行业的并购,创业板也经历了一轮比较长的下跌,“虽然现在并购慢慢放开,毕竟创业板都是民企,需要并购来增加活力,但是短期来讲,市场的热情已经不在并购这一块了。”
拥有17年投资经验的私募人士李坚经历了创业板自2009年底成立以来的起起落落。创业板刚上市前两三年整体表现都不太好。成立之初的创业板都因为其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资金的“三高”现象而倍受市场诟病。创业板也一度成为“套牢板”。对于李坚来说,创业板最大的两次投资机会分别是2013年和2015年。当时,创业板当时外延并购比较通畅,整体业绩表现也还不错,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风险偏好比较高,对于估值水平有一定的溢价。
2013年和现在正好相反,金融股、上证50一直在跌,而创业板一直在涨。大盘在2000点左右,2013年创业板指上涨了83.55%,几乎翻倍,传媒、互联网企业涨得很猛;随后2014年牛市启动的时候,券商股、中国中车等领涨,直到2015年3月份整个市场都上涨的时候,创业板才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创业板指一度站上4000点,2015年6月5日触及4037.96的历史高位,当天收盘报3885.83。彼时,暴风影音、乐视网、全通教育等一个接一个的造富实话令资本市场躁动。而随后泡沫之中的创业板指开始震荡下滑,场外配资被清理、杠杆资金离场、并购定增政策逐步收紧之下,市场情绪也逐渐恢复理性。
周期转换之下的创业板
北京某券商分析师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道,市场集体地看空和大家的心理预期有关,一个仍在下跌的板块市场更不会急于去修正自己的认知。“可以说,大家的理解都是片面的、不理性的。”其表示,市场关于创业板估值很贵、业绩很差、外延并购影响很坏的三个一致预期,可能只是感性认识的结果,与我们所看到的客观现象并不一致,投资者可能忽视了创业板内在的积极变化。
今年内生增速的回升,是一个暂时现象,还是一个趋势的开始呢?陈乐天理解,可能不是暂时现象,而是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启。如果把创业板当做一个新兴产业来看的话,这个新兴产业在过去几年处在一个初创期,市场需求没有培育、供给面临问题,从而导致业绩没有增长,这是过去估值很高的原因;但在经历过去几年的发展后,目前这一新兴产业已经进入到成长期的初期,表现为消费市场已经培育起来,供给逐步改善,产业已经发展到可以依靠市场的内生力量扩张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