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光大风格轮动成立运作以来,净值长期跑输业绩基准。今年以来,光大风格轮动更是以14.71%的跌幅在68只主动型量化基金中垫底。截至今年二季度,光大风格轮动的规模已经萎缩至0.63亿元,直逼近5000万元的清盘线。
白色为产品净值,黄色为上证综指,紫色为基准业绩
仔细看产品净值走势,光大风格轮动在今年4月初以来产品与上证综指与业绩基准走势出现明显背离,跌幅较大。在2017年半年报中,基金经理赵大年与翟云飞对于业绩糟糕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今年以来,市场风格偏好于低估值、高市值、高成长的蓝筹股,且市值风格分化巨大。
1、风格轮动基金配置中等偏小,在市值因子上暴露较大的头寸,引发损失。
2、市场存量资金博弈特征在不断强化,“一九”行情频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导致量化模型的核心逻辑(捕捉市场定价短期错误的机会而获利)失效。表象是长期跟踪、使用的量化因子短期无效;比较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跟踪的基本面因子强势有效,但囿于历史经验和预判偏差,我们配置的权重较低。
3、“一九”行情持续演绎 导致局部“漂亮 50”的持续强势,“非漂亮 50”与大盘指数的走势迥异, 而量化投资天然的持股分散,此时变为较大的劣势。
三问基金经理
1、产品设计初衷想覆盖大中小盘三个风格,做全与做优能否兼得?
光大风格轮动的初衷是想建立涵盖大盘、中盘、小盘三种风格的股票池,然后通过量化模型预测和选择最强势的板块,从而进行集中投资。
这样的产品设计表面看起来似乎有种“穿越牛熊”的错觉,即不管市场切换成何种风格,基金都能覆盖到相关股票。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种产品更是充满吸引力。但事实上, A股是一个风格轮动非常迅速的市场,因此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所以,基金经理一方面是想广撒网,做大股票池;另一方面,却一直没能做出正确的风格判断,导致产品净值长期跑输业绩基准。
国内某量化投资经理分析表示:“每个量化基金都会对标一个指数,如果该指数表现较突出,那么产品业绩就好。很显然,光大风格轮动想三个指数都占上,这种设计就是一把双刃剑。”
2、风格轮动之际,是基金经理还是量化模型选择主导风格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