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业绩显示,集团总保费达到1140亿港元,同比增长21.4%;总资产为5873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16.2%;股东应占溢利23.7亿港元,同比下降23.5%。
今年上半年,太平寿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9.1%,高于行业平均增幅3.2个百分点;寿险新业务价值81.15亿港元,同比增长63.4%。境内产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7.5%,高于行业平均增幅3.6个百分点。养老金管理资产余额达到144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增长8.3%。
截至2017年6月末,集团内投资资产规模4766亿港元,较去年年末增长12.1%;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达3736亿港元,增长26.2%。上半年净投资收益96.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0%。
中国太平方面表示,围绕国家战略积极发展另类投资,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一带一路”、养老健康布局与支援供给侧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不动产投资紧跟国家政策,关注区域性机会,重点投向未来具备显著发展潜力的区域,比如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地区。境外不动产投资,重点关注发达国家和投资交易活跃地区的成熟物业。
养老产业进展缓慢
此外,中国太平在养老产业方面也多次出手。8月底,太平人寿在云南昆明打造“旅居式”养老模式,这距该公司在上海启动的养老社区合作仅仅两个月。除了太平人寿,中国人寿、泰康保险、合众人寿等多家保险机构均已布局投资养老产业。
早在2014年,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宣布其国内首个养老社区—“梧桐人家”开建。该养老社区坐落于上海周浦,社区占地总面积18.9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37亿元。
据介绍,购买中国太平“悦享金生”或是新款指定养老产品达到一定保费标准,可获得“梧桐人家”入住资格。目前项目已经预售出2000余张床位,达社区总入住人数过半。彼时, 中国太平预计在3-5年间完成6-10个养老社区项目,以每个项目20亿-30亿元的规模来测算,中国太平5年内将在养老社区的投入为120亿-300亿元。
截至目前,就“梧桐人家”养老项目的布局,并没有快速扩张,仅上海有一家开建,且仍在建设当中。
不过,中国太平对养老产业的重视,在保费方面有所推动。2017年上半年,中国太平人寿保险及境内财险净利润下滑较大,但再保险寿险盈利增长1.3倍,资产管理业务增长89%,而养老及团体保险同比增长1.7倍。
数据显示,养老及团体保险业务产生经营溢利净额 0.61 亿港元,而2016年为0.22 亿港元;太平养老之保费收入由去年同期之29.61亿港元上升6.2%至31.45亿港元。
据了解,养老产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内地险资涉足养老产业的企业并不多见。泰康保险集团自2008年探索养老产业伊始,据称将在2017年实现盈亏平衡,并有望在2018年开始盈利。但这与其布局养老产业已经隔了十年之久。
有北京保险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虽然未来养老产业潜力巨大,但是内地养老意识和保险意识并不强烈,传统的养老习惯仍旧是主流。短时期内,可挖掘的盈利市场已被泰康率先占据,这或许也是中国太平未能快速布局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