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线旅游结合金融模式之前受到追捧,各家在线旅游在布局上也非常积极,但进入2017年,大多线上旅游在金融布局有些裹足不前。
“互联网金融的盈利需要具备大流量及强变现能力,并且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成本非常高,大多数平台仍处于烧钱吸引客户阶段,未来肯定会有一些平台退出。”黄诗樵认为。
除此之外,《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在线旅游平台接连遭罚也是今年以来低调发展的原因。
“联合作战”才能发挥协同效应
近日,江苏证监局对途牛旅游网旗下途牛金服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据江苏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公告显示,途牛金服存在基金销售业务高管变更未按规定报备、网站登载基金产品过往业绩不规范、人员资质存在违规情形等问题,责令途牛金服改正并在2017年9月30日前提交书面报告。
据了解,途牛金服于2015年10月份获得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证书。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途牛金服相关负责人,其表示对此不方便回应。而携程连遭实名举报,对此公司也以不方便回复为由,拒绝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而驴妈妈则是被用户质疑存在“被贷款”行为。2016年12月份,据媒体报道,多位消费者反映在驴妈妈网站“被贷款”。之后,驴妈妈旅游网发布公告称,将暂停与中银消费公司合作的小驴白条服务。
“就披露的信息来看,旅游平台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政策及法规理解不深,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规操作行为。”张叶霞同时认为,这些原因折射出的本质是,在线旅游平台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更多是为了服务平台的旅游业务,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投入不深;平台缺乏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在业务开展和产品创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在线旅游公司也已察觉,“联合作战”或成未来趋势。今年8月份,携程联合上海银行入局消费金融,早前上海银行也与微众银行、京东白条等公司有过合作。
“这次利用携程的用户资源,布局商旅消费场景,且不说未来发展如何,这种金融创新会成为一种趋势。”黄诗樵认为。
对此,张叶霞也表示认同,她指出,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规范旅游业和互联网金融合作,探索“互联网+旅游”新型消费信用体系。在线旅游平台的金融业务主要从旅游相关领域切入,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流量入口,为其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提供了客源保障,旅游平台布局互金领域未来前景可期。
与此同时,“旅游+互联网金融”竞争态势加剧,分期、P2P网贷、消费金融等公司都在积极拓展旅游消费场景,而旅游电商平台也在研究互联网金融相关服务。不仅网贷平台,目前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布局在线旅游业务,行业竞争越发激烈。
“当前的重点在于如何更有效地将平台的旅游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相结合,构建平台竞争优势。”张叶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