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保费增速来看,今年上半年,人保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太保安联健康、平安健康五家险企同比增幅分别为-9.3%、-63.8%、-65.1%、198.2%、228.4%。其中,昆仑健康、和谐健康保户投资款(绝大部分为万能险)新增交费大幅下滑,分别为-77.4%、-96.7%。
靠互联网自救?
与昆仑健康、和谐健康的两位数降速相比,平安健康在2017年上半年的保费却逆势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平安健康原保险保费收入为9.82亿元,保护投资款新增交费10.2亿元;而去年全年,以上两项数据分别为7.89亿元和10.23亿元。
平安健康相关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保费出现大幅增长,主要系该公司推出的业内首款普惠型百万医疗险‘平安e生保’成为互联网爆款产品。”
从行业数据看,2011年至2016年健康险保费的复合增长率超过40%。从平安健康的发展路径看,2013年至2016年平安健康保费规模每年以超80%的速度增长,2017年上半年保费收入10.28亿元,同比增长201%。平安健康表示,一切得益于该公司网销增长,仅今年上半年网销保费就高达5.66亿元,同比增长近30倍。
有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制约我国健康险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没有单独的健康险费率厘定机制,产品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很难与医疗机构建立数据互通关系,这最终导致分控难和控费难。由此可见,大数据挖掘是未来健康险企业努力的方向,因为只有掌握充足的医疗健康数据,保险公司才可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定价。
实际上,在严监管下,不少健康险公司都在谋求转型。昆仑健康公司寄望于特色新产品的开发,该公司在回复《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积极迎接产品的转型期,全力开发符合监管政策导向且凸显健康保险产品特色的新产品。”
健康险业务占公司整体业务两成的泰康在线则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泰康在线于2016年3月底获得意健险牌照后,不仅推出了门急诊、住院医疗、意外医疗、重大疾病等险种,还推出了满足儿童、成年人、女性、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特定保险需求的健康险产品。在销售渠道上依托泰康集团优势,在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和第三方销售渠道方面加大销售力度。未来该公司会持续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过分依赖第三方平台销售健康险产品的企业,由于渠道手续费过高,自身盈利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