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财阀,败也财阀
财阀模式,最早起源于日本,是日本战前的金融资本集团的通称。在日本,由于金融资本集团是和浓厚的封建家族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人们习惯于把日本的金融资本集团称为财阀。
日本20世纪初形成了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后来又扩展为十大财阀。
这些财阀在整个战争期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或者是发起的作用,因此二战后被美军解散,但是实际上他们还是通过交叉控股等方式控制着这些企业。
韩国经济的腾飞正是财阀经济的其大力发展财阀经济的功劳。1961年,作为世界上最贫困之一的韩国,人均收入只有82美元,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
韩国正是采取了这种"小国家,大企业"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即动用大量国家资源集中倾向于几家大企业,使其拥有足够的资金和利润进行扩张,达到快速发展直至进入高端领域的目的。
在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掌权时期,政府和企业一拍即合,很快形成三星、现代、大宇、乐天及鲜京等五大财阀。后来有SK、LG,这几家企业都掌握在一个家族的手上,经营项目几乎涵盖了整个工业与商业,甚至也跨足媒体、政治,社会资源都掌握在这几家公司手上。英文中特别以财阀的韩语发音的Chaebol来代表"韩国财阀"。
财阀在韩国经济迅速发展,为创造"汉江奇迹"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后来的弊端也慢慢显现。
首先,韩国财阀对韩国经济高度控制,所以民众也不可避免的被财阀绑架--要更好的生存,就只能为财阀服务。
其次,由于韩国本身土地贫瘠,资源有限,再加上朝鲜半岛对峙产生庞大的军事投入,以及长期对轻工及民生产业的相对忽视,这造成了两项严重的后果:一方面,物价昂贵--财富和人力资源都高度集中到与民生直接关联较小的重工、电子科技行业;另一方面,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财阀控制程度相对较浅的民生产业,由于发展受限,所以普通人很难通过其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