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工艺的红糖制造是兴村传承数百年的传统业态,但近几年发展缓慢。县里将几家红糖家庭作坊整合,成立生产合作社,统一管理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并请哈佛建筑师徐甜甜设计了一座红糖工坊。工坊包括休闲体验区、甘蔗堆放区和红糖加工区,环绕这三个区块的线性走廊,是红糖生产剧场的环形看台和参观流线。
在这座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里,不少村民第一时间把甘蔗收割、压榨、红糖熬制过程直播到朋友圈,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古法红糖。2016年,工坊的红糖年产量达到100吨,供不应求。
“互联网+美丽乡村”不仅改变了农产品传统的流通模式,也推动了“绿富美”产业培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
浙江松阳平田村 叶瑞鹏摄
用文化引领、旅游驱动乡村复兴
山间的一场雨,让海拔610米的松阳平田村宛若仙境,这里一年中有200多天云雾缭绕,被形容为“云上平田”,它是第三批国家传统村落。
平田村更为外人所知的是村里的“云上平田”民宿,它不仅是一家旅店,更是乡村慢生活体验区。28幢残破的黄泥房和牛栏被来自哈佛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的建筑师们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农耕博物馆、木香草堂、爷爷家青年旅舍……
这些建筑将传统农耕文化与城市生活理念相结合,既保护了古建筑,又带动了民宿的发展。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庄因此人气大涨,一房难求,慕名而来的游客甚至搭帐篷住下。
“过去,我们可能认为隐藏在深山里的黄泥房是消极资源,但经过改造,它也可以成为积极的、稀缺的资源。”县委书记王峻说,民宿的走红正是“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的生动写照。
民宿让农村焕发新的活力,村民自制的萝卜片、番薯条、梅干菜等高山土货也成了客人哄抢的美食。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返乡创业就业,带动乡村复兴。
在偏僻的沿坑岭头村,村民在县名城古村办的指导下将十几幢民居改建为民宿,接待前来写生、摄影的游客。原本只剩几十名留守老人和儿童、即将整体搬迁的“空心村”变成远近闻名的“画家村”,重新焕发活力。2016年,村里的综合旅游收入超过2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