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隐私惹担忧
事实上,除了对百度推广的诟病,百度本身作为重要技术的负责方,一些网友对其数据隐私也表示出担忧。
在2015年百信银行成立的发布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谈及如何进一步开展合作的问题时曾表示,将利用中信庞大的线下银行网点,和强大的金融风控和客户经营能力,与百度海量的用户资源、互联网技术、运营经验相结合,对用户的金融需求进行“画像”,提供创新型金融解决方案。
对银行来说,这种“画像”有助于银行更好地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但也有网友表示出了对数据安全的担心。
近年来,百度在用户数据保护、隐私保护等方面也一直是负面新闻不断。比如,今年7月份曝出的百度网盘隐私数据“裸奔”事件,这导致不少网友对百度相关的产品持有天然的不信任。甚至有网友直言:“就百度近几年的声誉,我不觉得他们的金融业务不坑”。
百度的“黑名”会不会拖累百信银行?
“对于一个银行来说,尤其是以‘无实体’为卖点的直销银行,声誉和口碑非常重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游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差口碑确实会对百信银行本身产生一定影响。
互联网资深行业分析师钱文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百度公关形象受损一定程度会影响到他们子公司的业务开展,特别是金融产品跟数据隐私有关,网友会因为对百度的不信任导致对相关业务的一个观望。
不过,钱文颖也表示,从百信银行实力本身来看,她看好百信银行。百度的“黑名”后面具体影响多大,这点在目前无法评判,得看百度后续危机公关对企业形象的修补程度。
重视声誉风险
银行业较其它行业,对声誉风险更为重视。2009年发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明确将声誉风险列入第二支柱,指出银行应将声誉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流程,并在内部资本充足评估和流动性应急预案中适当涵盖声誉风险。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曾表示,银行是经营信任的行业,公众的信任是银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赢得了公众信赖,存款和负债才可能增多,资产才可能积累。声誉风险实际上是对声誉的破坏,这种破坏不仅具有危害性、连带性,而且还具有长期性。而声誉一旦破坏,要重新修复将非常困难。
而百度加入百信银行,在给百信银行带来互联网因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质疑。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对百信银行来说,可能赢得用户的信任比经营业绩更重要。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此前也公开表示,依托百度的海量数据,百信银行可以在中信银行的基础上,将用户的外延信息补全,全方位判别用户在其他银行及金融市场的行为,并预测用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也能够对用户潜在的流失风险进行预警。但同时,基于“种种前科”,深陷信任危机的百度如何用好这些数据、保障数据安全也十分受关注。所以,当百度进入银行业时,如何赢得信任变成了最关键的命题。
而钱文颖指出,从股东结构来说,中信银行才是百信银行绝对控股的股东,在利用数据和数据保护方面,中信银行不会任由百度施为。
百信银行在数据隐私保护方面是何态度?目前是否有关于“如何做好客户隐私数据保护”的具体计划?针对这两个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百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百信银行是独立法人,将严格按照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做好风控体系和客户隐私保护,目前阶段相关工作还在筹备阶段,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无法披露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