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青:2014年12月,微众银行获批开业就致力于发展普惠金融。2016年实现全年盈利4亿多元。截至今年7月,注册客户已达2749万人,总资产666亿元,贷款余额981亿元。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同业平均水平。
微众银行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如果我们采取传统发展模式,要达到这个规模,可能要大规模的员工、上百个营业网点再积累好多年,而现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说明普惠金融是真正的“蓝海”,社会有着强烈的需求,微众只是找准了定位,并用科技和互联网的技术实现了精准营销。
记者:普惠金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涉及到成本和收益的考量,微众银行是如何破解难题的?
李南青:“微粒贷”是我们的拳头产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微信、手机QQ接触到“微粒贷”,它的发展很好地阐释了普惠金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特点。
2015年5月,“微粒贷”上线,截至今年5月,“微粒贷”两年来累计发放贷款达3600亿元,总笔数4400万笔,最高贷款日规模20亿元,最高日贷款笔数20万笔,但笔均放款只有8200元。一笔8200元的贷款,如果让几个放贷机构的员工做审核、做风控的话,成本就太高了。微众银行依靠互联网和大数据,通过挖掘社交数据,搭建技术平台和模型算法,真正实现了无抵押、无担保、纯线上和纯信用的贷款,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加快了审批流程。我们授信审批时间最快仅需2.4秒,资金到账时间最快仅需40秒。
记者:微众银行被寄望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闯出一条新路,给普惠金融、小贷公司、小微银行发展提供经验。如果用100分来衡量,您给微众银行在这方面打多少分?
李南青:我打60分。目前来看,我们针对消费客户的“微粒贷”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微粒贷”笔均贷款才8200元,不要小看了这8200元,它可能是几个月的房租,大学生毕业后可以靠它在城市里落脚,找到工作后就能立住脚跟;它可能是一笔技能培训费,工人拿着它学到新本领,因此薪水涨了一级;它也可能是某个病人的救命钱,有了它就能得到及时救治。
但是,微众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做得还很不够,相关的产品仍在筹划之中。我们正在探索“微粒贷”的企业版,希望能够惠及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这个60分对于微众银行的员工来说,不是很公平,他们付出了太多努力,但我们很明白,微众银行离想要实现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