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协会在市场调查中发现,有50.7%的消费者表示每周有1天到3天的一日三餐由社会餐饮解决。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众多年轻人倾向于在外面解决吃饭问题而非自己做饭,不少中老年人周末也都安排在餐馆就餐。
随着居民外出就餐越来越普遍,餐饮消费活动频繁,普遍需求强劲,不仅大众化需求旺盛,其他市场需求表现同样不容小觑。在普遍需求驱动下,餐饮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休闲简餐、咖啡面包、风味小吃等轻餐饮强势崛起,团餐发展迅速,农村聚餐市场潜力巨大,整个行业展现出新的发展活力。并且,普遍需求持续向纵深、精细化方向延展。
“市场繁荣带来的消费偏好开始走向多元化、体验型。”姜俊贤表示,在市场调查中,有五成的消费者表示自己的品牌忠诚度较高,会反复光顾心目中3家到5家餐饮企业。同时,又有超过30%的消费者想不断尝试新的消费体验。餐饮消费在青睐老风味、老品牌的同时,催生着新的味道与品牌。
调查还显示,消费者在选择品牌的时候,选择因素依次是环境、口味、食品安全、价格水平。价格的敏感度在降低,追求更好消费体验的特征更加突出。此外,一些特殊需求正在成为餐饮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中产阶层的活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营养、低油、少盐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的细分化不断催生出餐饮的新业态。
积极转型做大市场
当前,面对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严重挤压的困境,餐饮企业不断调整管理模式,以转型求突破。小南国由原来的中央厨房开拓为OEM生产方式;山东凯瑞中央厨房的生产自配供不应求;大董秉持着“少用人少用地”的理念开辟副品牌“小大董”,效益明显;长沙冰火楼通过数字化管理,使每餐时段的食材准备精确到个位,既保证了食品安全,又降低了成本;科技公司推出的自动售饭机,践行中央厨房——冷链配送——复热服务,得到管理部门的“管理创新、包容谨慎”支持,已成为餐饮分享经济新模式。
对于下半年的行业发展,中国烹饪协会表示,期待暑期、“十一黄金周”市场效应继续发酵,充分发挥餐饮品牌企业的行业典范和标杆作用,抓住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建立健全品牌建设系统工程。同时,“中餐走出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搭乘“一带一路”建设快车,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进一步提升中餐的国际影响力和认知度。行业协会需认真谋划,深入抓好改革试点,积极推广成功经验,以带动改革。
据悉,为适应餐饮行业结构性改革需要,中国烹饪协会着力打造精准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共建餐饮供给侧产业链生态圈。同时,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倡导餐桌上的光盘行动,并长期坚持形成良好习惯,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预计全年餐饮业运行稳中向好,向着3.9万亿元收入目标全力冲刺。”姜俊贤对餐饮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责编:朱江、伍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