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国金证券指出,A股被纳入MSCI,一方面考虑到按照MSCI批准成分股指数到实际调整指数的时间跨度,增量资金在2018年二季度前后才会入市A股;另一方面,理论增量资金总额是796亿人民币(且流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相对于A股现在融资余额(8673亿)以及一天的成交近日(4000-6000亿)的规模来讲,实属“杯水车薪”。
“由此对于短期而言,积极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资金面的影响。中长期来看,A股纳入MSCI指数体系将推动国际资金配置中国市场,促进A股国际化。”国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
但国金证券同时写道,尽管此次A股成功入摩,但一般而言要在2018年5月中旬的MSCI半年度审核会议上才会宣布执行,生效时间为2018年6月1日。对此,明晟公司也在官方通报中宣布,纳入将从2018年6月开始实施,给投资人一年的准备时间。
一图看懂MSCI
(作者:蔡鼎;原标题:重磅!1亿股民盼了4年,A股终于获得这项国际权威认证!)
此前报道:
海外机构对A股纳入MSCI乐观其成
MSCI将于北京时间6月21日早间公布年度市场分类审议结果,A股会否纳入其主要指数届时将揭晓答案。在此前连续三次闯关失败后,多数分析师认为在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及MSCI下调纳入门槛等有利条件支持下,A股第四次冲关MSCI的胜率已有所上升。预期由于初期纳入比例较低,实际影响相对有限,但中长期有利于提升流动性水平,促进中国境内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融合。
降低门槛有助“通关”
此前A股已三次闯关MSCI均无功而返。去年MSCI给出的延迟纳入A股的主要理由包括“QFII每月20%资本赎回的限制”以及“内地交易所对与A股挂钩的金融产品的预先审批限制”等,此外投资者对交易所停牌和放宽QFII投资限制的新规等也需要一些时间来评判。
今年3月,MSCI就是否将A股纳入旗下全球市场指数展开咨询,并提出了一个A股纳入MSCI的新方案。新方案建议只纳入可以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买卖的大盘股,剔除A/H两地上市公司中对应H股已是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的A股,以及剔除停牌超过50天的股票。分析人士认为,MSCI的新方案大大降低了纳入门槛,可以减少对投资配额和资本赎回限制的担忧,令A股纳入的概率显著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