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作为国内第二大食用油来源,可利用南方广泛的冬闲田种植,不与水稻等主要粮食争地,还可滋养地力,在扩大种植规模上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如能持续提高单产和含油量,我国菜籽油产量可实现倍增,对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将大有裨益。”陈萌山说。
傅廷栋也指出,我国油菜产油量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55%左右,是国产植物油第一大油源。菜籽油在老百姓中有着广泛的食用基础,同时,过去9年来,我国油菜籽产量一直在不断提升,“鉴于油菜在国产油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它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保障供给红线需科技支撑
虽然在扩大种植规模上潜力巨大,但在单产和品质技术方面,油菜能承担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的重任吗?陈萌山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围绕油菜的多项科技创新,已经能够支撑这副重担。”
他向记者举出了一连串的成绩:一是我国油菜杂交研究世界领先;二是三熟制极早熟油菜品种创新领先;三是油菜高含油量育种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四是率先创建了适合亚洲稻作区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五是领先开启了油菜后基因组时代,全面提升了我国油菜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介绍,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最新研究出的油菜品种“中油杂19”,含油量达50%,打破了油菜含油量的纪录,种植示范区单位面积产油量可翻一番。通过油菜全产业链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的协同创新攻关,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为油菜种植户提供了全产业链、全机械化的种植开发油菜技术支撑。“油菜花田可发展旅游业,花朵可作菜花蜜,油菜叶可用作饲料,油菜薹可作蔬菜,油菜籽榨油,油菜秸秆又可作有机肥,由此多功能利用,油农的种植效益将显著提高,种植意愿将更强烈,产量就能更快提升。”傅廷栋说。
此外,针对许多人由于饮食习惯,对传统菜籽油特殊气味不易接受的问题,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黄凤洪带领团队研制了高品质浓香菜籽油新型加工技术,利用新技术加工出的菜籽油已没有了刺激性气味,将更有利于市场推广。
王汉中相信,依靠全产业链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国产油菜产业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把产业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油菜将撑起国产食用油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