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街电同属“机柜式”的模式还有来电(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在位于北三环的某一家购物中心发现,来电比街电容积更大,每个机柜容纳40个充电宝,押金100元(若芝麻信用分达到600或以上免押金),使用的第1个小时免费,超时后收费1元/小时,最高10元封顶。并且不同于街电,来电并不提供数据线,数据线可以现场购买,定价为10元/条。
除了街电和来电外,另外还有一种更为小型的共享充电宝,代表公司为小电(北京伊电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同于街电和来电“机柜式”的模式,小电就是一个移动的充电宝,一般也放在规模较小的餐馆等地方,通过扫码支付,充电1元/小时,一般也放在收银台处,小电位置相对固定,并不能带走移动电源。在实际操作中,一台小电只有一个接口,并且安放收银台处并不安全,一家引入了小电的位于北三环某家餐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餐馆本身可以免费替顾客在收银台处充电,如今摆在收银台上并且收费的小电实际上显得有些多余。
公开资料显示,从成立时间上来看,来电成立于2014年8月6日、街电成立于2015年11月24日,而小电所成立于2016年12月6日。目前从融资金额来看,街电获得陈欧3亿元融资;小电宣布已获得3.5亿元B轮融资;来电科技有消息称其下一轮的A+或B轮融资正在接洽中。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汹涌下,共享充电宝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差不多的模式还引来一场诉讼,今年3月30日,来电将街电和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专利侵权,涉及的专利前后共计6项,目前此案件正处审理状态。
目前除交通、住宿外 还未有新成功者
在资本加持下,学术界开始探讨分享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否真的具体借鉴意义,是否出现了“为了分享而分享”的现象?
对此,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阿鲁·萨丹拉彻在5月12日举办的2017全球化背景下分享经济的发展与实践高端对话沙龙上表示,分享有两种,一种是将已有的分享出去,另一种是创造分享。在其看来,第二种形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每一种东西都能够拿来分享,并因此成为一种商业模式,阿鲁·萨丹拉彻在其《分享经济的爆发》一文中,提到了专家甘斯基的点对点租赁平台是否可能出现的两个维度,也即产品有多少价值(成本)和所有者对该产品的集中使用程度(使用频率)。在甘斯基的理论中,低使用率、高价值的产品是“网络敏感点”,因为没有经常被使用的产品有许多空闲时间,所以租赁前景更有意义,然而,除非产品十分有价值,否则相对租入租出获得的价值,租赁市场的协调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点对点租用一辆价值3万美元的汽车有一定意义,但对价值100美元的吸尘器意义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