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此前公布的数字也显示,一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3,比去年同期上升0.06,与上季度持平,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
据了解,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制造业用人需求就在增加,目前国家大力推动企业降成本工作,制造业发展形势开始好转。
“在经济转好后,很多冷门的制造业也活了。”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提及共享单车这个案例时说。
“稳住就业基本盘,拓展就业新空间。”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燕斌指出,近年来,新兴业态抢抓“互联网+”机遇,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成为驱动就业创业的强劲引擎。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新旧动能的接续与新旧业态的更替必然伴随着劳动力需求结构的改变。因此,无论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还是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或是强化劳动者素质提升能力,新一轮就业政策顺应并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个主线,以求人力资源供求更加匹配,最终实现人尽其才。”刘燕斌说。
郑东亮指出,要稳定就业基本盘,除了通过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外,新一轮就业政策还增加了若干防范规模失业风险的措施。要求制定财税、金融、产业、贸易、投资等重大政策时,要综合评价对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失业风险等带来的影响,这是政策的就业风险评估。此外,提高稳岗补贴的标准,让企业通过内部挖潜增加就业岗位,这实际上是在企业层面降低劳动者的失业风险。
2、难点:基层就业需要公平上升通道
【形势】
临近毕业季,各大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火热。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占据新成长劳动力人数一半还多,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尽管各地开展了综合措施帮扶就业,但由于大学生总量依然维持在高位状态,同时结构性矛盾突出,适合毕业生的岗位依然相对不足,尤其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毕业生普遍认为就业竞争激烈,一岗难求,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尽管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就业的政策频出,但现实中,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意愿并不强烈。
以医学专业毕业生为例,每年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