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国外商品从国内发货,我们还增加了大量人力。”陈明碧说,北仑仓的自有工人在300人左右,“双11”期间,他们增派了约5倍的人力,分两班24小时作业,预计在16日把所有“双11”货品发完。
防伪标识追溯到国外
消费者选择海淘,最关注的还是商品质量。“海淘的商品从哪儿来?消费者不知道越洋包裹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如何鉴别。”宁波保税区市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海龙告诉中国交通新闻网记者,要让跨境网购阳光化,全面实施跨境质量监测,强化跨境质量保障,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11月10日,宁波保税区内一片繁忙景象。据了解,宁波保税区是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业务首批试点园区,2013年11月试点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该区获批跨境业务试点企业470多家,累计实现跨境进口业务销售额超过53亿元。
据邱海龙介绍,目前宁波保税区已经形成“宁波模式”,“跨境购”平台作为跨境电商的公共服务与监管平台,创新了跨境质量保障模式,符合跨境监管需要的物流企业或电子商务企业,均可进入“跨境购”。“现在,在宁波保税区具有资格的跨境平台已经接近500家,大家能想到的快递企业已经全部接进去了。”邱海龙说。
为构建跨境产业链,宁波保税区在海关、国检支持下,将跨境仓储模式由原先单一的公共仓运作拓展为“公共仓 自营仓”模式,全区跨境仓库面积约30万平方米,引进了嘉里大通、百世汇通、顺丰等一批知名专业物流服务商,打造可提供冷链仓储物流服务、专业网仓服务的现代化跨境仓储物流基地。
为保证跨境产品质量,宁波保税区在全国率先实现“跨境电商需注册、跨境商品可追溯”的发展模式。记者注意到,在“跨境购”平台上的每一单商品,都加贴防伪二维码,消费者可查阅商品信息,知晓商品来源。工商等监管部门可掌握商品流向,实现溯源。“我们从2014年开始做防伪码,接近70%的消费者都会去扫描。”邱海龙说,一旦发现平台商家有违规行为,按照最高标准执行处罚,商家感到违规成本太高,就会诚信守法。
“我们现在的数据能够监控从口岸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邱海龙还告诉记者,宁波保税区正在延伸国外仓库的数据,终极目标是将数据链连接到生产商,确保商品从货源地送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全透明。
大数据实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