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的哥到“敢死队总舵主”
17年前的“五一九行情”改变了徐翔,出身草根的他在那时成为了孤胆英雄。
1999年,由于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使馆,A股市场悲观情绪蔓延。高层通过证监会向市场传达8点提振市场信心的意见,使得压制沪市长达7年之久的1558点在5月19日那天被一举拿下,政策牛市“五一九行情”到来。
在宁波这样一个鸦片战争之后即已开埠的城市,富有商业冒险精神的年轻人大批涌入解放南路的天一证券营业部(后被光大证券收购并更名为光大证券)和银河证券营业部。这些年轻人当中,有的之前还在倒卖服装,有的是往来于码头的鱼贩子。的哥徐翔系其中一员。
1976年,徐翔出生在宁波的一个普通市场家庭。他的父母徐伯良和母亲郑素贞日后成为中国股市的著名牛散,但当时的生活并不如意,皆系于自家开的一个烟酒商店。
1993年,17岁的徐翔高中毕业,迎来人生第一份工作。他与表哥马信琪合开一辆夏利牌的出租车。出租车属于马信琪一家,徐翔替后者打工。开车之余,他俩也涌入解放南路。受股市快钱诱惑,马信琪说服家人,将那辆出租车卖掉后换来一笔入市资金。徐翔家庭略显拮据,他从马信琪家人处借款三万元,开启股市之旅。
“三万元很快就亏光了,徐翔又从马信琪家人里借来10万元。他起初还替人炒股,让很多人成了他的炮灰。”前文所述的“宁波敢死队”教父级人物对《棱镜》回忆,“当时徐翔、小马(马信琪)都在银河证券的一个小房间内炒股,他们前些年赚钱不多,后来的‘五一九行情’让这批人完成了原始积累。而且,那时资金规模比现在小得多,三五百万元就可以天天拉涨停。”
时势之外,勤奋是徐翔取得成功的特点之一。据《钱江晚报》报道,为摸透强势股的脾气,徐翔等人在3个月内画出3000张图纸进行分析,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渐渐总结出“涨停板八大原则”,作为他们操盘的秘诀。
“封涨停板”是徐翔等人的炒股绝技之一。即在大盘强势时期,若个股短线上升势头凶猛,便果断介入,使用五倍甚至十倍的配资封住涨停板,对赌次日开盘后个股继续上涨。等到第二天开盘,不论盈亏,坚决出货离场。
“这是一种赌博式的手法,十次至少有六七次赌赢,一旦赔钱就会血本无归。”宁波一位熟悉徐翔的资深大户向《棱镜》介绍,徐翔靠的不只是勇气,还要比别人更聪明,更有天赋,更能把握个股规律。“在股市当中,八成人亏,一成人不赚不赔,一成人赢。徐翔赌自己是赢钱的那一成。聪明、豪赌、无知、无畏,这些特征,徐翔一样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