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经成效显著,但是离原来的预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我们预期的是三全: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贯穿教学全过程。”范海林表示,目前学生的参与度还做不到全体,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传统意义的教育,“我们希望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原动力,老师能够做互动式的教学,把孩子该有的批判精神、好奇心开发出来,对于老师来讲,教学相长,和学生共同成长。”
“双创”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改革,不仅是高校内部进行改革,更需要产教的深度融合。
“大学生创业是非常艰难的,不只是大学生,任何的创业都是很艰难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表示,硅谷有一个最有名的加速器,它的录取率只有3.25%,即使录取了能成功的也只有7%,200个敢于申请的项目只有一个成功,足见创业的艰难。“学生应该学着在跨学科的团队工作,学会如何运用技术进行快速的迭代,从设计、制造到市场,要把设计艺术跟工程融合起来,提升国际视野和品位”。
什么样的“双创”项目更能够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呢?得厚资本创始合伙人张伟民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我更倾向于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项目,我们的投资都是要投三至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作支撑,很容易被其他人超越。除了看项目的路演,我们还要考察该项目在行业内的基础和地位,看团队整体的组织和创新能力,以及客户的反应情况。我们进行投资,不在乎项目前期规模是否小,是否盈利,我更看重他们未来的前景。”
“首先我要判断项目对社会带来的贡献力、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力;其次从投资角度来讲,看项目资本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北人壹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丁浤伟强调,考察整个团队对公众技术的认知力也非常重要,如果今天这是一个好项目,明天这个行业没有了,也是不行的,因为科技发展太快了,很多行业都会被替代。
科技成果转化之路道路很艰辛,不少好的项目由于缺乏资金、管理不科学、没有把脉市场的原因而半路夭折。浙江硅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祝以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创业要想持久,必须进行两轮驱动:一是文化驱动,倡导创新思想,形成创新氛围;另一个是机制驱动,现在项目的模式大多数是“创新创业主体+投资人+金融资本”。她认为,应该让企业家和产业资本更早地加入进来,因为企业家有更多的现成资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并且释放项目更大的活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