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言文化强国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是不是矛盾的?”在日常生活中,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郭龙生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他告诉记者:“汉语方言与普通话是并存分用、互补存在的,二者共同构建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
其实早在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就阐明:“我们推广普通话,为的是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
记者了解到,很多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原因在于近年来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关注,各界语言资源意识逐步增强。《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语言文化类节目,就因顺应了群众对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喜爱而火爆荧屏。
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思想的依托,也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而普通话水平是语言能力的基本指标,语言能力是国家文化实力的体现和表征,传承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我国的语言政策既包括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包括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所以,今年的推普周主题就定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用普通话诵读经典,写规范字传承文明。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目标还没有实现,如何进一步提升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国民整体的语言文化素养,更好地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需要深入探索改革,都需要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
《光明日报》( 2017年09月12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