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推动中以科技深度合作 水处理技术已应用至新疆、山东等地
目前,中国需要在防止荒漠化、海水淡化等方面获得技术支撑。而蓝皮书提及,以色列先进的无人机、水资源利用、大数据等高科技和安全防护技术,恰恰能为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持。
“可以为中国解决中西部等很多地区的农业种植、传统工业转型、水资源创新技术处理等方面提供帮助。”中国中东协会副会长、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张倩红谈到。
而如今,就连有“水城”之称的山东寿光在市政、农业、工业用水等方面即得益于以色列水技术处理的创新。此外,在我国西北地区如新疆,也备受欢迎。
蓝皮书还认为,长期以来,以色列期望借力中国改善其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环境,尤其是与阿拉伯世界的紧张敌对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优化中东的贸易环境,改善地区关系,以色列的深度参与将为其带来巨大的现实利益与发展前景。”多位以色列研究专家在发布会上达成此共识。
以色列外交部经济事务司的中以经贸小组负责人希拉·恩格尔哈德认为,以色列正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设的海法港口及与中国合作建设有“红线”之称的特拉维夫轻轨项目。
“以色列以创始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亚投行,为‘一带一路’倡议做出重要贡献。”魏凯丽在本次蓝皮书首发式上介绍说,对于中国和范围更大的“一带一路”倡议而言,以色列的参与不仅能激发各条经济走廊和各项公共工程的创新活力,更能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同时,降低其运作风险。
潜在影响
未来中以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蓝皮书在谈及中以关系时称,国际排名稳居前列的以色列智库近年来加大了对中国的关注,其观测点主要集中在中以关系、中国的中东政策、“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
2017年3月,中以正式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有媒体报道称,“创新全面伙伴关系”的建立标志着两国关系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意味着中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介入中东事务,也是以色列战略重心“向东看”的体现。
记者观察到,以色列智库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智库专家和机构与中国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据蓝皮书显示,从智库成果看,对于中国问题的正面报道占据主导地位,肯定中国的全球地位和作用,积极寻求与中国全方位的合作,较以前通过西方媒体透视中国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中以关系的加强也将实现双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企业之间的合作“牵手”,大量中国资本涌向以色列。
据以色列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在以色列建立初创企业的风险资本40%来自中国,并以色列获得了50%的中国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