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早在签署公约之前,伊利就已经在全产业链推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了,而这与伊利董事长潘刚的“绿色”主张密不可分。2007年达沃斯论坛上,潘刚就提出了“绿色领导力”的观点,后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绿色产业链”的发展理念,并向整个产业链全面延伸。在绿色产业链的指导下,伊利开展了诸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践,比如在行业内率先开展全面碳排查、开发“牧场种养结合粪污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新型农牧业生态循环模式、使用FSC可降解包材、种植紫花苜蓿改造沙漠化草原、开展“东北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并与喜马拉雅平台、阿里巴巴等第三方一起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等。
伊利的诸多保护生物多样性项目获得了外界的普遍肯定。其中,潘刚的绿色产业链发展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并应邀担任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创始委员。伊利凭借绿色产业链发展模式连续四届获得“国际碳金奖”,成为联合国和专业性国际组织评定下的“以低碳理念履行社会价值的最佳表现者”。
伊利打造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
伊利在企业内部积极推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和行动。通过绿色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伊利把公约要求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合作伙伴,使乳业产业链进一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伊利还将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覆盖到供应商的供应商,进一步扩大了公约的实施范围。
除了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其供应商范围内全方位推行公约要求,伊利还将目光瞄准了其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据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17全球品牌足迹报告》显示, 2016年购买过伊利产品的消费者达11.4亿人次,是中国唯一一家消费者购买人次超过11亿的品牌),致力于在消费者中倡导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为此,伊利采取了形式多样、有趣生动的互动模式。比如,在“东北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中,伊利携手喜马拉雅FM推出“聆听自然的天籁”线上平台,告知消费者相关信息。此外,伊利还与阿里巴巴平台推出“消费者每购买一提金典牛奶,即为4.6平米东北湿地提供一年保护”的“都市4.6平米”爆点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引发了消费者参与的兴趣,又宣传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伊利金典品牌举办的“都市4.6平米”活动海报
专家认为,伊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先行先试,在企业内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其供应商、消费者群体同时发力推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效果良好,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此外,伊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中国乃至世界输出了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珍贵样本。
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伊利未来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举措将着眼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产业链共赢,将在实现“2020年服务20亿全球消费者”这一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在全球范围内坚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