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介绍,我省参加了全部19个大项的预赛选拔工作,实现了参赛项目“全覆盖”,所有参赛项目都进行了海选,先后有10多万人参与了“海选”。最终,我省共有400余名群众运动员成功闯入攀岩、轮滑、羽毛球等15个大项的决赛。更引人关注的是,我省参加群众体育比赛的选手都是通过单项体育协会来组织和选拔的。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生存的土壤,在群众项目比赛中,江苏选手获得了羽毛球男单、男双金牌,而羽毛球也正是我省的传统优势项目。同样,江苏女排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江苏女排的成功得益于厚实的人才基础,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有机结合,这也是我省竞技体育能够站稳全国第一方阵的根本原因。”陈刚向记者透露,全省参与排球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人数稳定在3000人以上,南京、南通、连云港、淮安等地每年都向省队输送大量后备人才。“人才的储备情况决定了这个项目人才的厚度和人才选拔空间的广度。”
搏击风浪, 主动融入体育改革大潮
本届全运会举办正处于中国体育转型之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而取消金牌榜、奖牌榜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一项。“面对这样的变革,我们首先在思想上没有乱,训练、备战工作仍抓得一丝不苟。”陈刚说,“全运会的改革是国家关于竞技体育改革的风向标,江苏积极主动参与并融入到改革中来。”
事实上,积极主动融入全运会改革,也给江苏体育代表团带来了红利。本届全运会在游泳、田径等10个大项49个小项的4人及4人以下项目上实施跨单位组队参赛政策,让实力最强的运动员跨单位组合。在我省体育代表团获得的金牌里,网球女子双打、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和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都是通过跨单位组队收获的。
主动融入体育改革大潮,搏击风浪,总有回报。近些年,江苏体育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试水多元化办队,柔道、拳击、男子手球等省市联办队伍取得了优异成绩。江苏女子垒球队堪称省队校办的典范,这群卫冕全运会冠军的姑娘都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陈刚感慨道,“这些运动员一出场就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气质,而她们也把垒球带到了校园里,让垒球成为南工大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办队模式实现了共赢。”
“全运会四年一届,对竞技体育来说,金牌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挖掘金牌背后的东西。”陈刚说,“在备战全运会的过程中,江苏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我们将总结得失,助力国家和江苏实现竞技体育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林华维 徐宛芝
本组图片: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