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名这一人类不可缺少的公共信息资源,按区域、分种类的大量存储、便捷检索和广泛使用,堪称我国几代地名工作者的夙愿。30年前开展“一普”时,人们尚不知计算机为何物,手工操作贯穿于地名普查的全过程。记者在锦州、朝阳等地看到,装订成册、保存完好的“一普”四项成果,除文字概况是油印或铅字印刷的,地名图完全是手工标注,地名表、地名卡片也全部是用钢笔一笔一画抄录的。
那时候,要跨地区查找一个陌生地名,几乎等于大海捞针。由于全国各地的地名工作进展不均衡,较大范围的地名数据难以汇总,地名的更替状况也不能及时掌握,国家关于建立县级以上四级地名数据库的设想举步维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明确提出,要利用现代手段保管地名档案,建立完善地名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积极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
我省各市在摸清地名底数的同时,注重对所普查地名及地名标志的属性、图形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准备依托这个地名数据库建立两个平台:一个针对内部应用,方便地名管理;另一个则针对社会服务,方便百姓查询。其中朝阳市的地名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2005年被评为“全国地名数字化示范城市”,2014年被列为“全国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试点示范市”。
朝阳市从2002年开始建设单机版“地名地址数据库”,随后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开发网络版“朝阳市区划地名地址管理系统软件”,构建以边界线地图数据库、地名地址数据库、行政区划数据库为主体的综合性地名地址数据库,实现各项管理、管护和执法的数字化,使全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建地名数据库犹如修缮“家谱”
纵向记述地名的古今专业经历,横向展现地名的现实社会环境,其所呈现的
地名形象是立体的、客观的、完整的
商伟凡曾任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专家组长,他认为,地名普查是“开工有日、完工有期”的阶段性任务,地名信息化却是一个不断完善、提高且无止境的过程。因此,将地名普查数据录入电脑,不仅仅是建立地名数据库的框架、基础,同样需要确定并突出其中的重点内容——地名的6项基本要素:字形、读音、方位、来历、含义、沿革。不论何时何地,确保这些“看家”本领的数据精准、应用便捷,都是衡量所在地名数据库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