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小铺儿的温馨不仅仅在小字上,其经营模式也温馨,它可以赊账,没钱时先用,有钱时再还,双方相互信任。老北京民风淳朴,赖账的很少见。因为“照顾主儿”都是胡同里的左邻右舍、街坊四邻,大家都相识,即便什么东西都不买,也喜欢坐在小铺儿聊天,“说塔又说山,说完北海说西单”,开店者也很高兴。小铺儿所提供的商品都是实用的生活用品,油盐酱醋之类,不会有鸡鸭鱼肉等供应。住在胡同里的人,在炒菜时发现酱油、醋没有了,立马叫小孩子去“打”,而不是去买,没有盐了叫孩子去“称”,透着胡同气息。
胡同的小铺儿无暴利可言,谁也不会因此发大财,好在“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开个小铺养家糊口,一家老小吃喝不愁了,因此平和与世无争成了小铺儿的“主旋律”。因为有了水井、寺庙和小铺儿这些重要的标配,胡同成了宜居之地,老北京人一生一世都舍不得离开,尤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邻里情、街坊情更是让人难舍。
一些老字号
也源于胡同
在有些人的印象中,胡同就是封闭的居民小区,不会有人来人往、车马之喧,“与世隔绝”,其实并不尽然。以清末民初为例,老北京有些胡同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再是单一的居住之地。如前门大栅栏内的门框胡同成了“小吃一条街”,有各类小吃买卖二十余家,胡同里复顺斋的酱牛肉享誉京华,“豆腐脑白”、“爆肚冯”、“年糕张”、“豆汁儿何”等在门框胡同里经营过。东四西大街旧称猪市大街,大街里豆腐巷胡同(今称多福巷)是老北京猪肉加工的重要据点,全市猪肉加工作坊在1919年的统计有80余家,而豆腐巷内就有24家之多,这还不包括那些没有加入商会的小家小户。
老北京的一些老字号也起源于小胡同,如便宜坊老店在鲜鱼口,全聚德在肉市,均不在前门大街。广和居在宣外北半截胡同,清代这里是京城最大的饮宴场所之一,曾产生过许多风流轶事,一直营业到1917年才关门大吉。
明清到民国时期,北京大大小小的会馆有500余家(有的统计有900余家),其中绝大多数设在胡同而不设在大街上。胡同幽幽,庭院深深,宜于做学问搞创作,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在胡同里的会馆写出来的,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诸人也是在胡同里的会馆策划“公车上书”,搞得“戊戌变法”轰轰烈烈。至于梨园界的前辈,无论是“四大青衣”还是“四大须生”,他们在舞台上唱念做打,展现艺术光辉,但他们的旧居、故居都在小胡同里。至于历史上设在胡同里的王府、衙门及各种名人故居和大宅门大四合院,为小胡同增色不少,但它不是北京胡同的标配,远不如那些水井、寺庙和小铺儿有胡同气息、有影响、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