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岛路的黄厝路段是拍摄婚纱的集中地。在这里能领略地理地貌,感受沙滩景观。最经典的就是面对着二担岛,从望远镜能看到的大担岛、小金门、大金门等远近岛屿。游客立足的岩石上,也许曾经就是哨所,这里是窥知两岸互动历史的一个小小窗口,是厦门特有的前线文化、海防文化与婚纱摄影、沙滩观光的最佳结合点。游人或驻足休憩,或下海探水,来往不绝。年轻人更将这个地方的每一块礁石,每一寸沙滩,每一朵浪花当作他们海枯石烂心不移的爱情见证。
钟宅看民俗
沿着环岛路的南段向东,先到达厦门会展中心。这里举办一年一度的98贸洽会、海交会、茶博会等,也是刚刚召开的金砖会议的主会场。
环岛东路往北行,有何厝、钟宅、高林、五通等几个村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钟宅作为一个畲族村,是厦门岛内惟一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保留着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在钟宅,你随处可见用闽南话在进行沟通的畲族人。钟宅的建筑,红砖红瓦、飞着燕尾脊的闽南大厝格外显眼。屋上雕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层次分明。大厝正门挂着 “钟氏宗祠”的大牌匾,大门两侧雕有龙凤麒麟、鸟兽鱼虫。这个“钟氏宗祠”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类宗祠在厦门、闽南随处可见。
钟宅有个民俗叫送王船。送王船其实是闽台共有的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送王船是送“代天巡狩”的王爷。关于王爷的传说尚无定论,最早的可追溯到明初。此王爷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送王船习俗寄托了百姓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畲族村人跟绝大多数闽南人一样,从河南来,都保留着自己的郡望。钟宅上世源流于河南许州颍川,宋朝晚期南迁安徽,后发脉江西,再后传脉于福建汀州,繁衍了22代,现有人口4000多人。最早垦植厦门乃至稳立埠头的还有陈、林、吴、纪等宗族,溯源而上,无不来自当时的中原,是地道的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并由此流播于东南亚及世界各地。
孙中山的方略
每次飞机要降落高崎机场时,都能看到海沧大桥。这是东渡港区,厦门港区的最主要的部分。东渡港很有来历。在厦门岛狐尾山西麓,宋、元、明三朝,均有政府设立的官渡,与西岸的嵩屿对渡,故称东渡。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写道:“厦门有深广且良好之港面,管有相当之腹地,跨福建、江西两省之南部,富于煤铁矿产。此港经营对马来群岛及南亚细亚半岛之频繁贸易,所有南洋诸岛,安南、缅甸、暹罗、马来各邦之华侨大抵来自厦门附近,故厦门与南洋之间载客业之极盛。如使铁路已经发展,穿入腹地煤铁矿区,则厦门必开发而为比现在更大的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