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就是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五菱工业公司盯紧乘用车零部件拓展,以此作为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重点。通过技术标准创新、工艺标准改造,五菱工业公司形成了后扭梁、后部下车体、副车架、座舱总成、发动机等乘用车零部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014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款乘用车NP18发动机研发成功,2015年产量达30多万台。从2011年起,分期启动重大项目,包括青岛产能扩建项目,扩充柳州河西工业园零部件生产基地,新建重庆、柳东、印尼等生产基地。2016年,乘用车零部件营业收入超过89亿元,发动机营业收入超过41亿元。今年上半年,乘用车配套比重已增至70%。
市场那么大,我只取一块。五菱工业公司瞄准细分市场,重点开发符合新法规的校车和新能源客车等产品,探索有高附加值的特种改装车业务。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而且越走越宽:五菱冷藏车获得中国冷藏优秀产品应用案例奖项;防暴运兵车交付武警广西总队,作为国内自主品牌运兵车辆,获得军工系统认可;五菱观光车被选为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故宫外宾接待专用车,等等。如今,五菱微型货改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7%,还远销美国、越南、牙买加、墨西哥等海外市场。
年报显示,以五菱工业公司为主要资产的上市公司五菱汽车,2016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24%;毛利增长23.6%,净利润2.8亿元,同比猛增64.8%。
3 智造升级 向前迈进
只有“智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014年,五菱工业公司在柳州河西工业园的冲焊、制动、塑料、座椅四大新工厂陆续建成投产,河西零部件搬迁改造项目完成。这个项目新增的自动化冲压线、后部下车体自动化焊接生产线、机器人喷涂线、等高齿加工线等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五菱工业公司由此形成了以自动化、柔性化、标准化、系统集成化、模块化供货的四大系列核心产品竞争力,为产品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五菱工业公司在柳东新区新建的乘用车零部件基地,更是从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三个方面提升了乘用化能力,拉开了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的序幕。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五菱工业公司已改造和新投入自动化生产线96条、机器人763台,在柳东新区基地的乘用车生产线自动化率超过52.63%。
“智造”的步伐永不停止。不久前,五菱工业公司的“轻量化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智能工厂新模式”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立项。公司将围绕轻量化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一厂两线”(智能工厂、后桥主减速器智能装配线、独立悬架智能装配生产线)开展建设。项目的提出,填补后桥/独立悬架装配生产线关键短板装备国产化空白,开启轻量化汽车底盘关键零部件智能工厂新模式,提质增效降耗,形成关键技术的行业标准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