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碟”声名鹊起、供不应求,吸引了不少人加入私刻唱片的行当。斯蒂芬·科茨在其参与制作的纪录片《X光音频计划》中寻访了一位亲历者——鲁迪·法克斯。有一段时间,法克斯每周都去卖血,为的就是攒钱购买制作 X 光唱片的设备。
通常来说,制作唱片的人不会自产自销,而是找下游分销商帮忙出货。有时,分销商可以用一张“骨碟”换取一小瓶伏特加——在当时的苏联,这种烈酒算得上“硬通货”。
贩卖唱片的小贩有“鲨鱼”的绰号。他们躲在莫斯科地铁阴暗的角落里、列宁格勒大街僻静的拐弯处,或是某个无人问津的街心公园里,搜索“猎物”的身影。一旦发现目标,他们就不失时机地凑上前,“要片子吗?想听摇滚乐吗?保证是硬货,只要3个卢布!”简短的讨价还价后,“鲨鱼”从袖筒里抽出一张X光片塞进顾客手中,然后飞快地消失。
有趣的是,大多数买家并不知道自己会从碟片上听到什么样的歌。大多数“骨碟”听众拿着一张不知道演唱者、曲风的唱片兴冲冲地回到家,等待唱机给自己惊喜。
这种黑市交易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某人想要听指定的曲目如《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而贩子手上刚好没有这张唱片,后者往往会这样搪塞道:“等一下,我这就去找。”通常,他们会躲到一个角落,随便拿出一张X光唱片,随手写上“Rock Around the Clock”几个字,塞到买家手中。买家明知其中可能有诈,也只能“愿赌服输”。
X光唱片带给听众的“惊喜”远不止这些。有时,在一首曲子的高潮会突然蹦出这样一段话:“什么?你以为你会听到最新潮的摇滚乐吗?去你的吧,你们这些渣滓!”当时有传言说,政府以这种恶作剧般的手段打击西方流行文化在社会上的传播,但时间一长,这些怪诞的“幕间表演”反倒成了狂热的“骨碟”爱好者相互炫耀的资本。
承载一个时代的苦与乐
在苏联“地下流行乐”的发展史上,“骨碟”只是昙花一现。1958年,苏联政府开始打击私自制造和贩卖X光唱片的行为,被称为“音乐巡逻队”的执法团体盯上了“骨碟”的散布者,被抓到的小贩面临高额罚款甚至牢狱之灾。
米哈伊尔·瓦拉弗诺夫做过“鲨鱼”。他告诉俄罗斯“calvertjournal”网站,除了提防当局的“音乐巡逻队”,干这一行还要特别当心同行。“我曾在卖货时受到其他经销商威胁,这种交易如同贩毒,每次都必须小心谨慎。”
到20世纪60年代末 ,磁带的出现给了“骨碟”一记重击,后者的“亚文化先锋”地位迅速被取代。随着X光唱片因音质太差而被市场淘汰,那些靠刻录唱片为生的人不得不转行或永远离开,曾经的领头人之一鲁迪·法克斯去政府部门当了公务员。可喜的是,在彼时的苏联,磁带的销售与购买不再像之前的 X光唱片那样受到重重限制。
自那以后,除了旧货商,大多数俄罗斯人不再熟悉“骨碟”。虽然脆弱而短命,但它扮演了一代人记忆中的亮点,也是苏联社会和历史的特殊印记。直到近些年,“骨碟”才开始以收藏品的身份重现于世,人们通过这些刻着老歌的X光片,品味那个年代的苦与乐。
或许正如斯蒂芬·科茨所言,刻在“骨碟”上的音乐质量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单薄而粗糙的私刻唱片,能够把倾听者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摘自《青年参考》 8月10日 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