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美流行文化日渐繁荣,越来越多的苏联青少年向大洋彼岸的“嬉皮士”偷师。他们梳着时髦的发型,穿着鲜艳的服饰,以听美国爵士乐和摇滚乐为荣,幻想着“生活在外国的日子”。对急需“精神养料”的他们来说,廉价的唱片简直如同空气和水一样重要。
北美青年文化平台网站“VICE”称,“骨碟”的出现是朋克文化反抗精神的体现——“一代苏联青少年千方百计地窥视被官方禁止的西方流行文化的真面貌”。
音乐发烧友“变废为宝”
虽然被评价为“青年反叛精神的载体”,但在20世纪中叶的苏联,私人刻录的唱片最初并非为“摇滚青年”而生。早期的唱片通常是某些纪念品商店吸引客人的把戏,人们通常在唱片上刻录下几句祝福语,或给自己做一张音乐明信片,送给别人当纪念品。
1946年,两位颇具进取精神的发烧友鲁斯兰·布加斯洛夫斯基和鲍里斯·台金,在列宁格勒开始了刻录流行音乐唱片的生意。他们制作的翻版唱片价格低廉、品质不俗,很快受到了认可。
然而,像许多物资一样,制作唱片必备的乙烯基在二战后的苏联非常紧俏,很难在市面上买到。这也成为布加斯洛夫斯基和台金的心病。
他们开动脑筋,终于找到了乙烯基唱片的替代品,那就是医院垃圾堆里的废弃X光片。令人欣喜的是,尽管仅有薄薄的一层乙烯基涂层,这种X光唱片仍然能够在唱机上正常播放,从而大大降低了制作碟片的成本。
“医院囤积了大批废弃X光片,往往一年集中处理一次。有门路的人总能轻易得到它们。”科茨告诉美国《史密森尼杂志》网站,“最早诞生的是一些正方形或长方形的X光片。制作者通常把X光片放在一只托盘上,沿着盘边剪成圆形,模仿真正的唱片。”
薄薄的X光片无法像标准黑胶唱片一样在两面都录上曲目,音质与耐用度也相差不少。事实上,一张“骨碟”往往听不了10次就会报废。但对向往流行音乐的年轻人来说,这已经足够——能在单调乏味的生活和工作之余听到自己喜欢的歌,俨然是一种享受。
《卫报》称,对苏联音乐爱好者来说,这些私刻唱片代表的不是优雅与浪漫,也不是对高品质的追求,而是最纯粹的热爱。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披头士、滚石乐队、大卫·鲍威等摇滚明星的歌声才能有机会在地下室里、在紧闭门窗的“赫鲁晓夫楼”里响起。
惊喜是私刻唱片的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