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机制抓长效不断激发非公企业的持久动力
东方集团,是长垣县的“防腐大户”,拥有党员231名,90%为流动党员,14个党支部中有12个都在外地施工一线。如何让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组织?
东方集团党委书记李秀俊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全省率先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了党建工作,并在县非工委的指导下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党建工作由“柔”变“刚”,实现了规范化、程序化和系统化。
长垣县非工委着眼常态长效,从制度建设入手,不断激发企业开展党建活动的持久动力——
一是健全考评体系规范化机制。科学设置8个考评项目、26项评分指标,把考评情况作为评先评优和考核推荐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评推荐,卫华集团党委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东方集团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是健全党建工作标准化机制。引导党建基础较好的企业对党建理念、规章制度、工作方式进行整合,推动党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
三是健全党务工作者职业化机制。建立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明确接受企业和非工委双重管理,每人每年发放6000元党务工作者津贴。
四是健全经费保障多元化机制。制定经费管理办法,确定了税前计提、党费返还和财政补贴三种经费主要来源途径,并确保经费专款专用。
强化功能抓服务让党组织“有为、有威、有位”
今年4月15日,长垣县非工委组织了一期非公企业高管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内容是“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满天星餐饮品牌创始人冯建忠,就是这个培训班的“学生”。
“当时我公司正在导入绩效考核系统,而这场培训恰是一场‘及时雨’,给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冯建忠说,绩效考核的导入,极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司效益明显提升。
“非公党建工作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必须突出服务功能。”武胜军表示,只有以党建“服务力”增强企业“发展力”,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使党组织在企业中“有为、有威、有位”。长垣县非工委围绕服务主题,着力激发出资人、党组织、党员、员工、企业五个层面的内动力——
围绕“教育培训”,提供智力支持。把引导出资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作为推动非公党建的首要环节来抓,每年开设高级研修班,举办企业管理讲座等。
围绕“核心引领”,筑牢红色堡垒。推行党企班子“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促进党组织与管理层的决策及工作双向联动。
围绕“创造增效”,打造先锋群体。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区等,引导党员在科学管理、科技革新、安全生产上发挥引领作用。
围绕“企业文化”,树立先进理念。用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成长进步。
围绕“感恩回馈”,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争做“企业公民”。近年来,在金秋助学、抗震救灾、精准扶贫等社会公益事业中,全县非公企业捐款捐物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