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芳说,从2013年开始,他们参加全国广场舞比赛,连续三届获得冠军。这奠定了水兵舞的江湖地位,扩大了水兵舞的知名度。如今她的队伍以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最大的75岁。“现在还总有新人加入,我们每周二四六搞教学。”戈芳说,参加比赛,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必须到位,日常的活动就少了很多讲究,因为要照顾更多人的参与热情。
李亚男今年67岁,退休后随儿子来到北京,水兵舞现在是她每天的必修课。结束一支舞曲,李亚男面色红润。“出来跳舞,一为锻炼身体,二为聊天解闷。”李亚男画着淡妆,对生活的热情在欢快的舞步间流淌。
戈芳说,由广场舞发展而来的友谊延伸到了舞蹈以外的世界。舞友们一起过生日、一起旅游,有的甚至结成伴侣,找到了晚年的幸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66岁的刘秀兰,广场舞龄12年。她跳的叫健身操,也是广场舞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为动作简单重复、易学易会而广受欢迎。
刘秀兰从小爱好文艺,2002年,她先是加入了北京景山公园的一个民间合唱团,2005年,团里一个70多岁的老先生从深圳回来,把他从那里学到的十几支健身操带到了他们中间。“那时还不叫广场舞,我看着这舞挺新鲜、有意思,还锻炼身体。”越跳越上瘾的刘秀兰后来放弃了唱歌这个主业,专门跳起了健身操。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刘秀兰在自己家的社区里牵头成立了健身操队。
广场舞究竟源起何时何地,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人把它追溯到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陕北的新秧歌运动,还有人说它是从东北地区或是南方沿海地区兴起。
没有争议的认识是,在全国掀起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全民健身活动,为广场舞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土壤。还有一点,网络在中老年群体的流行,一批广场舞爱好者将视频上传至各大网站,也为广场舞的蹿红提供了可能。刘秀兰说,她现在都是跟着网络学舞步、找舞曲。
天时地利人和,让很多颇具特色的广场舞从地方走向了全国。比如,由一位退休老同志开创的“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就由佳木斯向周边及外省扩展,变得全国皆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跳的人多了,事儿也来了。刘秀兰说,在他们活动的社区文化广场,最好的位置上曾经聚集了四五支广场舞队,大家都想争取更有优势的地盘,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就开始了,比拼的方式就有看谁的音乐声音大。而这恰恰造成了很多局外人对广场舞扰民的不良印象。除此之外,广场舞和其他锻炼方式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有时我们人多了,在场地里走圈的人就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