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余名驻村干部,驻扎在全市每个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社会各界情系困难群众,热情帮扶伸出援手;贫困群众转变观念,不等不靠,群情振奋奔小康……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教授何涛作为其中一名驻村干部,自2015年来到大通县新庄镇台其庄村,为贫困户出谋划策,技术指导蔬菜种植,带动48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两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台其庄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拔地而起,文化体育广场设施齐全,村道两旁太阳能路灯交相辉映,一排排温室大棚错落有致,贫困户的土坯房也焕然一新……
扶贫先扶智,百余名科技工作者也汇入这支攻坚大军,以“三有、三包、三无”为举措,深入44个乡镇、113个贫困村、8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专家扶贫行”活动,为推进富民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选派54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全市计划脱贫退出的100个贫困村进行农业产业技术帮扶。开展了以协助编制一个产业扶贫规划、助推发展一个主导产业、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帮助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指导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一个信息畅通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科技扶贫行动,形成“一人帮一村、一村兴一业、一业富一方,大家齐小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靶向攻坚,下绣花功
季夏时节,在湟源县巴燕乡上浪湾村曾经的荒地上,举目四望,联排的农村新居一字排开,道路两旁的大红灯笼造型的路灯喜气洋洋。改建后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远处广场上,村里的老百姓坐在一起沐浴着阳光,享受搬迁后新生活的喜悦。
距离脱毒马铃薯成熟还有一个多月,寺寨乡铧尖村的乡亲们都在马铃薯地里忙碌着,这些大大小小的种薯成了致富的“小金豆”。
……
贫困乡村发生的美丽蝶变,源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精细实施。
●精准扶贫的重点是帮扶产业。我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亿多元,扶持有劳动能力的5.7万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全市农牧产业发展按照川水现代都市农业、浅山精品农业、脑山高效特色生态农业的布局,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坚持因人因地分类施策,支持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在种植业方面,在发展油菜、马铃薯等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重点支持贫困农牧户和贫困村发展蔬菜、油料、中藏药材、饲草、苗木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在养殖业方面,支持牛羊繁育、奶牛养殖以及生猪、兔禽等养殖业发展,在扶贫地区建设生态牧场6个。通过种植黑金刚土豆和高寒燕麦,大通县多林镇户均增收5577元。宝库乡种植云杉9000多亩,全乡销售年收入达100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青林乡、朔北乡鼓励当地企业免费提供种苗,种植当归、冬花、板蓝根等2000余亩,户均增收5000元。逊让乡动员群众种植连片油菜1200亩,亩产350斤左右,户均增收1260元以上。新庄、塔尔等乡镇依托青海大学等优势科研资源,试种康乃馨等经济作物,推出新品种黄瓜等,实现规模化生产,签订农超对接供销协议,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特色产业项目全年共吸纳贫困户务工10余万人(次),户均增收近4200余元,产业增收已成为大通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