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处理的非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应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更是将交易的具体信息、资金流向都归到央行监管之下。由此,消费者的各类隐私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得以降低,资金安全也有了更好保障。
此外,越来越多的支付平台以金融科技为引领,将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到金融交易和业务中去。不仅能实时监控,提前预警风险,提升客户体验感受,还能实现监控效率,进而保障支付安全。
我们同时也看到,由公安部门、监管部门、银行、运营商、支付公司、手机厂商、杀毒软件公司等众多行业组成的支付安全体系,在庞大的交易体量和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保障支付安全也不再是金融业孤军奋战。
例如,在网络支付后出现的钓鱼网站、伪基站、恶意程序、电信诈骗等,呈现出了产业链、专业化、团队化的特点。虽然大型支付平台已具备强有力的流程管理与风控闭环,可单靠支付平台一方,远远不能彻底遏制移动支付黑色产业的蔓延。
“移动支付是一个有机生态,需要生态中的每一个成员互相协作,从各个环节上清除黑色产业的滋生空间,共同筑起支付安全的堡垒。”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支付安全项目管理总监周治明表示。
记者了解到,面对支付风险,支付宝在2014年6月就发起启动了支付安全生态圈建设计划。此项建设计划涉及包括公安部、安全产业基地、安全厂商、硬件厂商、线上线下商户等在内的上百万家机构。支付宝针对商户、硬件、操作系统、安全产品进行技术级的合作,输出自己风控系统,用以推动生态圈内安全数据与技术的有效共享,帮助合作伙伴建立更安全的支付体系,进而在不同环节上保障消费者支付安全。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表示,在进行支付风险防范时,更应针对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做法。在政府监管层面,应更多关注支付风险是否会对整体金融稳定带来冲击,以及更多关注行业产品的标准化制订,与国际标准接轨;而在金融消费者层面,则应更多地由企业和行业组织来执行,可重点关注对消费者专业化知识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