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小的孩子不让玩,容易‘迷路’出不来。”他在“长弄堂”里有房5间,面积约145平方米。小时候他曾听大伯说,这栋房子建于太公的太公之前,好几百年了,最多的时候住有15户人家约120口人,“父亲兄弟6个都住这儿,爷爷两兄弟也住这儿,所以房子里住的可能都是一家人。”从几年前搬出老房子住到二儿子家后,他一直很怀念这栋房子,时不时就回去看看。
从方挺生家走出,绕过天井南侧就有门,推门进去就是方挺生的侄子方永章家。他今年55岁,目前还住在长弄堂,家里有三间房。“老房子冬暖夏凉,房子收拾干净了,一只苍蝇一只蚊子都没有。”不便之处也多,他在纠结要不要找个新的住处,“关键是潮和吵。”
不用出大门,一楼任何一户人家都能进入到另一户人家去;二楼更加便捷——如果不是后人封堵了房门,可以一直走,从北边上楼后可以穿过十几道门,再从南侧的某一户人家下来。
但如果你细细参观,一绕两绕就可能迷失了方向——每一处雕刻、门窗、楼板都是一样的沧桑斑驳,找不到寻路的参照物。
五进的大宅门很少见
属清代的徽派民居
“杭州建德有如此大规模的宅院实属难得。”杭州古建筑保护专家、杭州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说,老宅属于徽派民居,皖南及浙江新安江流域较多。他说,古民居的建造者很有智慧,徽派民居的榫卯结构不用钢铁、钉子,就能搭起百年不倒的房子。
仲向平说,目前没有史料印证房子的年份,但从风格上可以推测建造于清代或更早,建造者应当有较大财力、人丁兴旺。“只有在封闭的农耕社会,才有群居的可能,辛亥革命后家族逐渐分崩离析,家庭聚不拢,也没有人再造大宅了。”
“图片中可见封火墙,它夏天隔热、冬天保暖,常年防火,也是建造智慧的体现。”他推测,古宅一层集家祠、礼仪、社交等于一体,二层是“走马楼”,用作居室。对于“门门相通”他认为是表达了建造者“融洽、和美”的美好祈愿,希望兄弟姐妹、子孙后代聚而居之又互通有无。
“杭州曾有以百千计的‘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宅院,而今三进宅院已经少见,四进几乎绝迹,更不用说建德这种‘长弄堂’,应当得到重点保护。”这样的建筑保存完好,一方面是因为它地处偏远,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后人的保护。仲向平说,自己关注、研究古建多年,在他的印象里,杭州地区还没有发现过类似“长弄堂”的民居。
目前,建德大慈岩镇已经展开对“长弄堂”的考证、发掘、保护工作。这栋古代民居背后的故事和谜团会慢慢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