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不希望演员用“本事”去演戏
新京报:我注意到一些观众看过你的戏后,对于演员的表演和台词有些争议,你选择演员的标准是什么?
林奕华:最简单、直接的标准就是,我希望他们不是去演戏,不是拿出他们的“本事”来,而是拿出他们的真诚来。我觉得本事当然非常重要,但是不希望本事大过真诚,因为我的戏有一个最难的地方就是常常穿上了一个故事的外衣,其实很多时候像是一篇辩论文,它可能有很多层次,或者语境很复杂,演员在里面常常一人分饰很多角色,或者很多人扮演同一个角色。所以,我觉得他们如果只拿本事来跟观众沟通的话,就会有很大的矛盾。
我跟他们排戏的时候,其实没有怎么去调他们的表演,不会说我演一次给你看,或者说我觉得这样演才是绝对合适的,我还是先看他们怎么去表现,他们怎么去理解剧本,然后我们在那个基础上面再往前走。另外,提到台词上的不适应,我们这些演员他们的确大多来自台湾,那个国语跟大陆的普通话确实有很大不一样。
新京报:你这些年在香港的大学开设了“通识教育”课,这门课在内地也越来越被重视,你怎么看通识教育?
林奕华:我觉得最好的通识教育不是通过灌输,而是启发。对我来讲,最好的“通识”永远是聊天。理想的通识教育其实是让学生去找他们认为有兴趣的科目,或者他们想要去了解的老师。
通识教育最不应该的就是灌输,我觉得如果我们在一个不提倡个人兴趣的环境里去谈通识,是根本没有通识的。通识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我对电影专业的学生常举一个例子,你是真的想当一个导演,还是为了想得到成为导演后的东西?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你并不是对电影真的有兴趣。其实,整体上说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会有“通识”这个科目,就是因为现在学校变成工厂之后,没有时间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
■ 林奕华教你看戏的几件事
1 这次来北京,林奕华还做了一场“2年80部作品观演教给我的事”的讲座,分享他的看戏经历。在看戏之前,林奕华通常不做过多的准备,“我的个性是先去看,然后回来再查看资料。我自己读书也是这样,就是先要有我的一手经验,而不是从资料得到二手经验。看戏的第一个阶段是你需要一段时间在实地环境里摸索;第二个阶段就是形成一个戏剧地图,大概哪个地方的剧院和艺术家是什么样的;第三个阶段就是分享,可以非常熟悉地说出某个剧院或者导演的历史、艺术风格等。”
2 如何去评价一个戏是好戏,烂戏?林奕华说:“最直接的就是如果那个导演根本不知道这个戏的价值在哪里的话,不管是排莎士比亚的戏,还是自己原创的戏,那就是一个差戏。即使导演的一些手法或技巧非常高强,对我来讲也不见得是一个好戏。我觉得一个戏能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给我很多空间,这些空间不是空的,而是能够引发我的想象力、思想啊,以至于能够反射到我对自己意识不到的一些理解,那这就是好戏。”其实,林奕华自己的作品也不是去讲一个故事,而是希望观众能够从作品中看到自己,从而对自己有所启发。
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