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图”便是路线图,“军令状”更非儿戏。湖北将贫困县干部年度考核中的扶贫成效占比提高到70%,“官帽子”与扶贫紧紧挂钩。去年,湖北首开考核问责先例,减贫成效落后的9位县委书记被约谈。
随州市研发“精准扶贫云平台”,建立脱贫攻坚微信群,推动“两学一做”聚焦扶贫,提升了工作精准度和满意度。
目前,在“湖北战区”的地图上,1.5万余名扶贫“第一书记”正奔走在前线,攻下一个贫困村,插上一面红旗,3年之内,红旗将漫卷荆楚!
一户一策对症下药
“造血”扶贫 挖掉穷根
荒山披绿衣,沟壑遍芳菲。正值炎夏求凉季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龙凤镇吉心村村民朱友银看着一拨拨游客进出自家的葡萄采摘观光园,脸上乐开了花。
“葡萄当做旅游产品卖,收入直接翻了两番!”朱友银说。
在这个乡村旅游扶贫村,由上千亩葡萄园、百亩蓝莓基地组成的生态农业观光区,成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不止龙凤镇,在整个恩施州,“乡村旅游+扶贫”都成了“时髦”。靠着青山绿水和民族风情做文章,这个深居武陵山区、下辖8个市县皆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地区,开启“全域旅游”模式,“点绿成金”,带动一方百姓脱贫。
恩施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只是湖北探索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在扶贫攻坚的“工具箱”里,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社保兜底等“几个一批”必不可少,但要真正挖掉贫困的根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终还要靠发展产业和扶持就业,培养贫困户的“造血”能力,以实现长效脱贫。啃下产业扶贫的硬骨头,必须要“一针一线下好绣花功夫”不可。
这“绣花针”的起脚是摸清贫因,对症下药。在湖北,1.7万余个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一户一本精细台账、一个脱贫计划,分类制定脱贫路径。
东村种猕猴桃,西村养“罗非鱼”,南村黑山羊卖出高价钱,北村甜柿子网上正热销。近年来,湖北各地将安排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80%用于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产业扶贫风生水起。
在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黄冈市以“政府+公司+金融+保险+农户”模式形成产业扶贫“大合唱”,形成了帮种、帮养、帮收、帮销以及联户带动、入股分红等多元帮扶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