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元朝文化、元朝文学来说,戴良是乱世废墟中的一朵幽兰。
影响戴良一生的大事,是弃明投元。隔着650年的时光,我们不妨试着理解戴良当时的选择。
当年,朱元璋攻下素有“小邹鲁”之称的儒学重镇金华,采取聆听策议和直接任命的方式,罗致金华文化精英。《明太祖实录》里说有13位金华儒者给朱元璋上课,很多便是戴良的学友。戴良本人也被朱元璋召见,为朱元璋陈述治世之道。
根据我的考证,戴良给朱元璋讲的内容可能就在《论长孙无忌》《论唐太宗六月四日事》《论王珪》3篇文章里。这3篇文章都围绕玄武门之变展开。戴良批评谋臣武士怂恿李世民喋血玄武门,也指出“一代贤君亦从之而不疑,何其悲哉”。当时离朱元璋竖起“大明”旗帜只有4年,他正准备一统江南,窥视江北。可以想见,这样尖锐的评论可能不合朱元璋的心意,戴良也因此疏远了朱元璋。
当戴良的朋友们一个个投靠朱元璋,走上反元、反张士诚、反陈友谅的道路并仕途畅达时,戴良却与他们分道扬镳。他拜见朱元璋后,先在金华做了一年半的官,然后弃官逃难了两个多月。1362年5月,赴苏州担任元朝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这是戴良42岁到46岁的事情,一个中年人作出这样的选择,肯定不是一时兴起。戴良曾写诗“云路多鹰隼,烟波有虞机”,对他的朋友发出提醒与忠告。也正如他所预料的,极尽荣宠之后,金华文人除胡翰、朱廉等保全性命外,其他几个都没有好结果:许元遭弹劾见戮,宋濂因牵连胡惟庸案被流放,张孟兼弃市,苏伯衡因表笺见杀,吴沉被谗下狱而死……南宋以来延续百年的“金华学派”走向衰落。
当时淮南江北行省实际上处在张士诚控制之下。1365年10月,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剿灭张士诚的战争开始了。处于风暴中心的戴良度张氏不可为,下定决心北上投奔元朝。1366年春天,50岁的戴良从苏州出发,曲折向北,独自从海路自鄞渡黑水,抵东莱,或许最远抵达泰山,又在昌乐寓居一年多。后来在山东投奔元军统帅扩廓帖木儿不得,只能海路返回南方。此后,戴良便一直隐居四明山地。在这里,仿佛沙漏不动,时间静止。戴良在《忆汪遯斋》一诗里曾回忆隐居生活:“四明羁客近如何,别去今才一月过。记得小斋多野思,豆花阴里唱离歌。”四明山因为有了戴良的吟咏,增添了无限诗意,因为戴良的足迹,留下了珍贵的文史资料。
如果不是朱元璋再次征召,戴良也许将永远在四明山过着“衣冠随俗变,姓字畏人知”“地偏惟养拙,岁久未知名”的生活。1382年,66岁的戴良在慈溪或余姚的某个寺庙聊天时,被明朝官员发现,随后被朱元璋召入南京。然而戴良托病固辞,惹得朱元璋将其投入牢狱,几个月后在狱中死去。遗民,羁客,隐居,不仕,都是戴良的自觉选择。一想到他的这些选择,总让我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