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试运行,这一科学重器进入了“边建设,边运行”阶段。王俊峰回国之后,有关强磁场的信息逐步传到了美国,引起了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朋友们的关注,在合肥研究院的强力支持下,从2012年到2013年,强磁场科学中心一下子迎接回来了刘青松、刘静,以及王文超、张欣两对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夫妻档。刘青松说,他对科学岛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人家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就喜欢这样的地方。那时候是2009年底,2010年初的时候,(科学岛)路两边的树排的很整齐,刷了白色的石灰,给我一种走进军营的感觉,我们家里也有人从军,所以从小我就有一种情结。”
刘青松在哈佛医学院从事了6年的药物学研究,回国之后,他希望能够借助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平台,在抗肿瘤新药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但是这是一个高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需要很多不同学科的人来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需要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交叉学科团队。在刘青松的说服下,从事解析核酸及药物复合物研究的张钠和从事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研究的林文楚陆续从哈佛医学院来到合肥科学岛。刘青松说,现在磁共振生命科学部的“研究拼图”已经初出具规模:“合肥物质研究院原来在做生命科学时候是没有基础的,这时候你来一个人,无论如何其他人也不会到这儿来的,人才有一种聚集效应,我们这个团队,主要是围绕药来做,实际上我们这个团队人数特别多,有将近70个人,这里面有25名博士毕业生,21名硕士毕业生,其中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有25个。”
201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研究的任涛也加入了刘青松的团队。任涛说,他在美国从事科研超过16年,是归国八位哈佛博士后中在美国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位,当初选择回国,也有人对他表达过不理解和担心,离开中国这么久,回去了还能适应吗?他说,既然选择回来,就要能够沉下心来,“我回来的第二天,我就买了一个公交卡,把合肥周边大大小小的周边环境都转了,我就觉得,这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了,就成为一个新的合肥人了,一定要待下来,这一年多时间,我觉得我的选择还是非常对的,科学岛上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活条件,工作上,前面搭建平台,我就用上了非常顺畅,所以回来这一年多,心早就踏下来了,我就是合肥人了。”
近年来,中国出台了各种形式的高端留学人才吸引计划。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八位哈佛博士后都是通过“青年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以及安徽省百人计划等人才吸引计划先后回到国内的。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仅在2016年就有43.25万人回国,十八大以来5年回国人数占到70%,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而2012回国并加入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张欣说,哈佛八位博士后只是千千万万留学归国人员之中,非常普通的八个人:“我们的共同点是我们都在美国待了十几年,我们比起别的留学归国人员的特点是我们是一个群体效应,我们决定集体回国,我们有优势是相互之间不用磨合,因为我们都是朋友的关系,有的以前就有合作,强磁场中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共同做事情的平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我们的能力,认真踏实的做好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