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朝中曹丕的支持率远远高于曹植。
朝中重臣前后得到曹丕拉拢或为他说话的有荀攸、贾诩、钟繇、毛玠、崔琰、邢颙,等等。至于曹植,则不但不主动拉票,而且还把自己阵营的人推到敌人阵营中去了。邢颙是当时名士,人称“德行堂堂邢子昂”。曹操倾慕其人,任他为曹植的家丞。邢颙对曹植任性而为的作风看不过去,屡屡劝谏,曹植依旧我行我素。总之两人合作很不愉快。以至于在曹操立嗣的问题上,邢颙最后居然力挺曹丕。
另一方面,曹植幕僚的人际关系也极差。作为曹植集团核心成员的丁仪,在朝中属于暴发户式的新贵,不但气焰嚣张,而且得罪了一批老人。如果曹植上位、丁仪得势,朝中局势能否稳定,也是曹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第三,曹植本人能力有限。
传统认为,曹植虽然才高八斗,但是实际的政治才干和军事才能实在有限。在夺嫡这样残酷而复杂的宫廷斗争中,表现实在令人大跌眼镜。所以,虽然他在曹操的感情倾向上原本占有绝对优势,但却行为不检、任性而为,输掉了整个的斗争。
如果让这样的人成为魏国未来的主人,如何了得?所以曹丕胜出实在是众望所归。
既然曹丕不但从身份上看是第一继承人,而且从能力上看亦是不二人选,为什么曹操还要大费周折,冒着成为袁绍、刘表第二的风险,在与刘备、孙权争天下的紧要关头,忙里偷闲在两个亲儿子之间挑起一场抢夺太子宝座的争斗呢?
曹操自有他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