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到2025年,北京机器人产业收入达到600亿元左右,形成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操作系统及软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创新应用基地。
我们按四大领域分类推进产业升级。高端工业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人机协作、真空洁净、物流搬运等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医疗、公共服务、家庭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军用、空间和消防救援机器人;核心部件和前沿领域重点发展智慧识别软件和操作系统、减速器、伺服系统、人工智能等。
7项举措力促后发赶超
记者:美日欧在机器人领域实力最强,北京如何才能弯道超车?
张伯旭:美日欧在机器人领域总体实力强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并不说明我们就没有机会在这个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从现实情况上看,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在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服务机器人尚未完全产业化,但接近大规模产业化临界点,预计市场规模将在5—10年内超越工业机器人。在应用市场方面,亚洲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全球约50%的市场份额在亚洲,其中1/4在中国。市场的机遇就是产业的机遇。
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将采取7项主要举措保障目标的实现。一是建设机器人产业创新载体,支持优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一批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新型协同创新机构,支持机器人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和重大成果产业化。二是推动机器人标准创制。三是加快机器人推广应用,实施“智造100”工程,支持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系统解决方案;加大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应用力度,建成一批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四是优化机器人产业布局,以中关村为核心加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依托亦庄开发区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基地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深入推动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五是完善机器人产业生态。六是营造产业合作良好环境。七是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培养一批机器人领域全球顶尖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