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方面,吴佳琳坦言自己从不愿轻易打扰别人。空余时间,自己会看看校友群、社团群,关心朋友们在聊些什么。一般情况下,“看看就够了,有事说事就好”,很少发言。只有特别好的朋友,她才偶尔分享有趣的内容,或者做些调侃交流。
“微信就像电话簿一样,方便联系,但也不是说有了对方电话就得煲电话粥呀。”吴佳琳说,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她平日里也会外出做一些实践学习,免不了跟受访者互加微信,“一般实践任务完成后,便很少有契机再联系了。”不过,那些出于学习工作需要而添加、平时很少联系的人,也指不定什么时候会出来“冒个泡”。“有一次,先前所在实习单位的老师突然找帮忙,要帮着收齐同学们的作业等等”。因此,如果直接删除那些不常联系的人,也可能给今后的进一步沟通联络造成麻烦。
微信推出“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让吴佳琳在好友的管理上一目了然。但她同时认为,即使好友不常联系,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本身就没有那个精力”。就算一些好友平时没有说话,也不是非删不可,“实在讨厌的人,双向屏蔽朋友圈也就罢了”。
依赖
经常被“朋友”删,
不敢轻易删“朋友”
身为“微商”的黄奕选,其微信“好友”更特殊。在他近1500人的“好友”通讯录里,真正认识的不过200人左右。微信对于他来说,“不单是一种社交工具,也是生财之道”。
在黄奕选真正认识的约200人中,称得上是“熟人”的,只有近50个。黄奕选称自己有过多次被别人删掉的经历。在他眼中,一些微信“朋友”会时不时跳出来问价、讲价;有的“朋友”则很“短暂”——谈到价格双方都能接受了,又说要再考虑一下。等到第二天,他再次询问买家意向时,才发现对方已将他删除。当然,他有时也会主动删除对方。“要买东西的人很爽快,那些不买的人则太磨叽,磨叽到你都不想回他。”
“买过东西的人,微信就留着”。近1300个素未谋面的“朋友”,是黄奕选从事“微商”两年以来积累的最大财富。不仅如此,黄奕选坦言,“和客户熟悉了之后,他们就会非常信任你,也会把你推荐给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久而久之,黄奕选微信里的“朋友”越积越多。
在黄奕选眼中,所谓“不常联系的朋友”,多半是能给他带来金钱利益的人,“删不得也屏蔽不得”。在平时,为了防止混乱,他会给家人、亲戚添加备注和标签,把当天沟通过的客户在微信“置顶”,重要的客户给予特殊备注……对于他来说,微信推出“不常联系的朋友”这个新功能,“有没有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