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成立之前,我们不管是维修‘四化’装备还是学习‘四化’技能都得上井,很不方便。学习和操作都有困难,创新条件就别提了。工作室成立之后,大家就有了训练和研究的场所,平常谁有了改造的小想法,就可以来这里和大家讨论实施。”唐海东认为晓虹工作室的成立在帮助青东5的员工适应“四化”的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为“四化”建设创造收益的机会。
2016年,唐海东在维护“四化”仪表的过程中,发现接线方式存在问题。为了实现“四化”,青东5的油水井、集输站库大量使用了温度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代替传统温度计和压力表,保证现场参数的远传、数据的实时监控和采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青东5人工岛和终端站更适合使用有线温压变,但是在油水井作业、仪表标定时,都要拆装仪表。接线时易出错,导致无数据或烧毁仪表,而反复拆卸,则易使仪表松动进水。
针对这个问题,唐海东依托工作室的资源,创新应用D型接头,用1元钱的成本,保住了高价的仪表设备。经全中心推广,这一创新使每年因接错线、仪表进水而损坏的仪表减少了20块,节约资金7万元。
唐海东这样评价晓虹工作室:“‘四化’便利了大家的工作,而它的发展也需要大家的努力。‘四化’创新工作室的成立,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贡献者。”
让科技保护青东5的碧水蓝天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这种白鹭齐飞的景象在青东5并不稀奇。白鹭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足以见得青东5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没有落下环境保护,这得益于“四化”建设实现的海洋数字化监控——光纤测漏监控技术。
青东5首次采用光纤测漏监控技术,通过生产指挥中心监测到的不同位置点原油的温度,对管道全线进行实时监测,即时、准确地定位泄漏点,采用远程停井、管道紧急关断系统,通过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有效地降低了环保风险,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青东采油管理区生产指挥中心的安全监督主管师苏亚冰回忆道:“在使用光纤测漏监控技术之前,我们监测石油是否泄漏都是根据观察油管的表面情况,等到发现问题时,泄漏的石油已经造成了一定面积的污染。现在通过“四化”设备的监控,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护好青东5的碧水蓝天。”
2017年7月26日下午5点,正值下班时分,倾盆大雨不期而至,但这突然的大雨并未打乱青东5的正常运转。袁亮等三名值班人员留在生产指挥中心实时监控雨中的油井状况,其余的员工们依然可以安心踏上返家之路。“我们就像是‘四化’的见证人,以后的油田一定会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曹琳看着窗外的雨幕欣慰地说道。
(中国人民大学 陈文忻 复旦大学 申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