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表示,一些普通医院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医疗水平不高,服务态度不够好,失去的民众的信任,造成一边是高端医疗资源紧缺,另一边是普通的医疗资源利用率不饱和的现象较为普遍。
农工党云南省委参政议政处处长程本文认为,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运行新机制。因此,医改应该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
“医德医风建设和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农工党云南省委副主委陈纪军认为,部分医疗机构在面临病人数量多,业务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服务态度、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没有同步提高。个别公立医院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未合理调整流程、提高效率,诊疗、划价取药流程麻烦,导致部分群众感觉看病耗时耗力,故而觉得看病难。
有参会政协委员建议,要加强医疗机构改革,加强各级医院资质核准,实施去行政化管理。应对我省医疗机构实施去行政化管理,按照其服务质量与医疗水平分级评测,对不符合要求的医院去除其医保定点医院资格,从而促进医院科学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医院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制度化建设和淘汰否决机制,对服务意识差、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医院应实行相应的惩罚机制,对导致事件发生和影响恶劣的责任人应建立问责机制。
加强远程医疗家庭医生制度改革推广
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广良表示,在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乡镇群众有了疾病,按照正常的设计,他们首先应就近到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就诊。这些基层医疗机构要适时作出判断,如果不能医治再做好转诊工作,这是三级转诊制度设计的初衷。但这一制度实施起来并不完善,往往是各级医疗机构自行其是,没有一个规范的治疗衔接流程,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对此,李广良建议,在城乡结合部,应实行城乡医疗资源一体化管理,从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到日常的服务行为,都要有从上到下的规范和标准;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切实完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之间的统一管理,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在业务上有联系、在制度上有衔接的统一的医疗服务体系。
省人社厅医疗生育保险处副处长王凤林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巩固城乡居民整合以后的成效,从大病到普通的疾病都设置相应的保障水平,不断扩大保障范围。开展医保的智能审核,提高诊疗的透明度,建立相应的措施,推进检查机构的检查结果互认,建立医疗费用公开的机制。
也有参会专家表示,现在各级积极推行的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缓解看病难的举措。今后我省要加强远程医疗、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制度改革推广,同时要加强基层卫生医疗资源建设,引导民众转变就医观念,不能什么病都往大医院跑(除了那些难看的病外),人为造成优质医疗资源一般化使用,为缓解看病难问题增加难度。
省政协委员杨品才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方便门诊的建设,方便一般患者就医取药,减轻大医院门诊压力;积极有序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推广发展商业化医疗保险,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增强医保保障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