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伤不治的这只朱鹮,张跃明极为熟悉。随着他的回忆,1989年冬天的一场朱鹮追踪徐徐重现。
1989年10月,一只朱鹮飞到了汉中褒河附近,张跃明的团队紧跟这只朱鹮进行追踪监测保护。“主要是根据朱鹮可能的取食地划定它的活动范围,当时的大致范围在勉县、汉台、南郑这三个地方。一周后,我们基本确定了它的活动轨迹。”从当年10月中旬到1990年春节,张跃明连续追踪着这只朱鹮,直至它适应了新栖息地。他说:“那时为了死看硬守跟着它,我天天吃冷饭。最后看它死在我怀里,就像是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如今,数十年过去了,张跃明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大山里那群飞舞的“吉祥鸟”。像他一样,朱鹮保护工作者都是在“死看硬守”中,获得了鸟儿的信赖。
1981年5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三下洋县,遍访农民、猎户,终于在当年5月21日15时23分,在一棵青冈树上发现了朱鹮的巢。几乎就在同时,一只美丽的大鸟凌空展翅,双翅与圆形尾羽的下侧面闪烁着异常艳丽的朱红色光泽。“刘荫增当时大喊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张跃明并未亲历那一刻,但是当他引述那段历史时,仍然异常激动。
从那时起,朱鹮保护就确定了“死看硬守”的笨办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当时洋县成立了朱鹮保护站,作为林业局下设的一个机构。站上只有4个工作人员,保护7只朱鹮。保护工作者每天24小时跟着这些朱鹮。给鸟儿佩戴跟踪仪器,再在背上绑上发射仪,他们就能时刻观察接收装置。“没有高山阻隔的情况下,两公里之内都能感应到朱鹮的存在,并且确定它的位置。确定位置之后,保护人员就会去寻找朱鹮进行实地观察。”张跃明说。
每年的3月到7月是朱鹮的繁殖期。这个时候朱鹮会在树上做窝,野外保护工作者就在树干下面搭一个棚,叫做值班棚。除此之外,还要在远处能观察到窝的平地上再搭一个棚,叫做观察棚。这两个棚,24小时不离人。就是这种“死看硬守”,才把朱鹮拯救过来了。因为繁殖季节必须要跟着它,防止朱鹮被偷猎或者遭遇野兽侵害。
1986年,随着朱鹮数量增加至13只,洋县朱鹮保护站更名为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人员编制也相应增加到13名。“数量有了增加以后,做窝地点基本就固定了,主要分布在山区的两个位置,一个是姚家沟,一个是三岔河。到1995年之后,朱鹮数量有了稳定增长,又增加了一个繁殖地——牯牛坪。”张跃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