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崇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法则,而这茅亭的屋顶,便由山前的一层树皮顶,到山门口的两层树皮顶,再往里走的茅亭就是三层树皮顶,在层数上充分体现道家思想。既能引导人们休憩观景,本身也和环境融为一体,正所谓“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亭得天全”。
青城山的亭子,独特在其以不去树皮的原木为梁柱,枯藤为挂落,树皮为瓦盖,老根为凳;卯榫结构连接,雨天不漏,炎日无暑,清幽山景浑然一体;不拘一格,随影赋形,深深寓意了道教道法自然的思想。
“这里的亭子有三面、五面、六面的,共126个茅亭。都很典雅漂亮,盖一个亭子,从立柱到盖亭,差不多需要20多天。”刘崇贵,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景村的本地人,在青城山景区修葺茅亭已有10多年。因为长期巡山,皮肤被晒得黝黑,长期攀爬,人显得精瘦。一件略显宽大的军绿色外套,因为爬上爬下,已有些脏。
这一天,他正好要给雨亭重新搭树皮顶。
工艺精湛
精选深山针杉树皮铺顶
一个背带磨得光亮的竹制背篓,装着准备好的树皮、镰刀、竹竿、自制钻孔工具等,放置在雨亭石阶下,修葺茅亭的工作,即将铺展开来。
刘崇贵话不多,动作麻利。竹竿被斜立起来,镰刀飞快地剖下,即成两半长竹片,将要用来夹树皮。
长约1米5的一对竹片,一头搭在刘崇贵身前的石头平面上,一头搭在差不多高度的石阶上,中间留出40公分的间距,像一副担架,要摊住树皮。
深棕色的树皮,还带着森林气息,开始从背篼里面苏醒。刘崇贵的一双大手粗糙,但铺起树皮来却柔软至极,一一抚平整。
“这是在做滑竿吗?”正值下午4点过,不断有下山的游客路过。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这番造型,果然有点像刚刚才新鲜体验过的滑竿呢。
“这个树皮哪里来的呀?”“这是什么树啊?”游客们的问题接连不断。
“树皮是从阿坝州林场那边采买的针杉树皮。”刘崇贵手上活不停。
“选针杉有啥讲究啊?”游客好奇地追问。
“因为它火巴和,遇上下雨不得漏。如果没有遇到强风、树枝掉落砸坏这类的自然灾害,一个亭子基本上十年之内都不用维修。”刘崇贵解释道。
除了天灾,还有动物的骚扰,祸首就是青城山上随处可见的松鼠。“松鼠跟猫儿一样,喜欢打磨自己锋利的爪子,它们除了在树干上磨,还喜欢在亭子顶上磨,磨烂了就得换树皮。”说到这里,刘崇贵边笑边摇头。